刺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刺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(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,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,遂拜中書舍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
- 床頭錦衾未還客,坐覺芒刺在背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
- 閣上掩書劉向去,門前修刺孔融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
- 一徑崎嶇入谷中,翠條紅刺罥春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原父揚州六題·蒙谷}
- 白鳥梳翎立岸莎,藻花菱刺泛微波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游南塘寄知者
- 最笑近來黃叔度,自投名刺占陂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重酬樂天
- 處士孤懷少往還,平時一刺字多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絕句贈初和甫
- 過門有意奉談笑,幅巾懷刺無袍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司馬君實端明獨樂園
- 清絕門墻冷似冰,野人懷刺昔曾登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集賢李建中工部嘗以七言長韻見寄感存懷沒因
- 醯雞伺晨駕蚊翼,毫端棘刺分畛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小言
- 外布芳菲雖笑日,中含芒刺欲傷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薔薇
- 翠葉長眉約細枝,殷紅短刺鉤春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紅薔薇(一作莊南杰詩)
- 料得人心不過寸,刺時須刺十分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傷心行
- 往事游邊憶少年,未嘗攜刺五侯門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程鵬飛
- 元帥中軍展將旗,軍中新刺好男兒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映雪工夫久已無,引錐自刺一何愚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頃在金陵郡齋與黃觀復夜坐漏箭下一二十刻率
- 千尺絲綸直下垂,錦鱗撥刺上鉤時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三首
- 戶外跫然聞足音,或懷漫刺袖新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
- 晉尚高談重方外,漢稱半刺曰治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子敬赴潮粹七言二首
- 高處紅須欲就手,低邊綠刺已牽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薔薇
- 吳婉攜籠上翠微,蒙蒙香刺罥春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顧渚行寄裴方舟
- 嗚呼,梟顥首,轘紀胸,淮南刺客可無功?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顥刺客
- 人言此是嫁時服,含笑不刺雙鴛鴦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古意
- 過耳毀譽紛相半,曳裾袖刺何嘗慣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呈林子長郎中龔養正寺簿
- 居避飛塵門似水,客投漫刺袂生風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陰伯庸悼詞
- 天晴水暖魚亦樂,時見潑刺波間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
- 棧閣縈紆鐵勒寒,荊榛暗刺氈衣破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戚仲騾綱圖
- 灣頭輕舠一葉微,篙工急刺馳如飛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江皋即事
- 鄉者屢見不一見,何但懷刺亦行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韓尚書
- 補被直趨郎省直,更無刺刺耳邊聲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楊尚書和晴字韻詩適趨部宿再韻謝之
- 嬌蓮相對欲語,奈蓮莖有刺,愁不成折。 -- 出自宋·曾允元·齊天樂·碧梧枝上占秋信
- 物之可愛尤可憎,嘗聞取刺于青蠅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蟹
- 欲洗霜翎下澗邊,卻嫌菱刺污香泉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鶴
- 事與時違不自由,如燒如刺寸心頭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恨
- 慧刀開、劈回猛烈智鋒舉、刺轉自家聲、能調雅趣,舊奇韻、堪應斯弦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綠頭鴨·嘆平生
- 窮巷蕭然一畝宮,勞勞漫刺倩誰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酬謝倅景英用前韻見寄
- 紫陌尋春思是日,戲牋通刺戒同年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香潭八首
- 背有微暄念天子,手無漫刺瀆諸侯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睡起自遣
- 自笑窮途不歸去,空懷漫刺闔閭城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留別賽景初
- 侍從宮娃共爭取,攀援棘刺血羅襦。 -- 出自宋·陳叔度·雙皂莢行
- 布葉敷條翠作圍,自生芒刺護裳衣。 -- 出自宋·陳松龍·酴醾
- 漲淥無風影自搖,芡花生刺藕花嬌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永康道中
- 難弟兄中屈指三,漳州半刺今第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郝同知
- 解道銀青是吾相,編籬拉刺手如骹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饒氏石井二首
- 馬轉牛回豈足夸,爛泥中刺當行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法全·頌古十九首
- 海鳳飛來不敢棲,舊條新刺利如錐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棘林
- 水北結茅真好去,袖中漫刺為誰來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伯氏韻贈王元明元明舊親予叔行也今死於賊
- 一味幽閒了此生,那曾懷刺謁公卿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隱居雜興
- 古人一麾恥外郡,今我半刺來邊州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游老君洞
- 勸歸不歸聲厭多,旅懷刺刺空奈何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峽中聞杜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