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逢鹽久已成枯臘,得蜜猶應是薄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清生荔支
- 吏民哀我老不明,相戒毋復煩鞭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劉涇
- 逢鹽久已成枯臘,得蜜猶疑是薄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
- 可念此翁懷直道,也沾新國用輕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鄭十八著作丈
- 更聽唱到嫦娥字,猶有樊家舊典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聽歌六絕句·聽都子歌
- 杯中此物何人別,柔旨之中有典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辨味
- 圣師雖遠有遺經,萬世猶傳舊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讀書示子聿
- 時時開說前賢事,聊遣鄉閭識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故都宮闕污膻腥,原野久稽陳大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聞大風感懷賦吳體
- 夷落遙知真漢相,爭來屈膝看儀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
- 獨追洙泗人無訟,再使成康世措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彭子山提刑郎中赴召二首
- 金鼎鹽梅須大用,九霄應已夢儀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沈諫議
- 佳城郁郁必英靈,幸有文章見典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讀潁公清風庥
- 超然可繼義勇后,恰似有志行天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五歌·水鳥
- 胸中詩書不見試,鬢發欲白論邦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杜君章守齊州
- 詩壇李杜誰為將,盡掃欃槍正國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智叔三首
- 文章三昧無多子,只守君家舊典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蘇仲南詩卷
- 年年輸稅洛陽城,慎莫后期官有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方
- 自嗟身賤不有位,安得置此誅四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日蝕
- 偃節靈臺兮黜武,漏魚寬網兮蠲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奉先歌
- 堯德欽明惇茂族,漢條寬大措祥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為政歌
- 忘懷物外思游好,訪舊樽前得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孫通直
- 我勸李老莫憂驚,詐稱強盜國有刑,太守行令當不輕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李先生
- 樽前一曲西江月,猶識當年舊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范奉議作西江月勸酒
- 每慚舊守勤招喚,況識今侯更典刑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奉送呂表叔赴江陰
- 紅紅白白兩娉婷,一種風流各黃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荷
- 一生科目十名上,自有君家舊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滕廣叔銓試
- 可惜哲人今山矣,尚存畏敬盡堪刑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挽詩
- 三朝伐叛知謀略,萬國歸心服典刑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孟陽風月小彌明,猶子于今有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
- 今識其子長安城,中年狀貌老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宰彥通
- 王孫氣習窶儒生,壯士襟期老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張功甫見贈丁藁
- 終日焚香卻袢暑,只此于君愧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陳叔易見寄
- 嶺外瘴魂多不返,冢中枯骨亦如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觀元祐黨籍碑
- 吾皇德澤小滄溟,倒載干戈不用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秘丞李希聲新省韻
- 顯負舊恩歸亂主,難教新國用輕刑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八月六日作四首
- 昔日楊姬勞走驛,一時王姥欲俱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
- 長夏日烘憐國色,去年霜薄赦秋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
- 明珠落掌驪龍睡,丹殼歸盤白馬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
- 西國葡萄甘仆隸,白家躑躅強儀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
- 弱水無時通漢使,赭峰何事受秦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子思著篇究根柢,王通命說垂儀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通判國博中齋詩
- 先生隸法老更精,未要中郎作典刑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江器博
- 發揮家傳標潛德,奕奕元孫有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郭世模·題清芬閣
- 山巖水繚石為城,千古馀風尚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石城
- 斯邕古篆學未成,鐘王石經空典刑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授
- 殺妻吳起終遭逐,上疏鴻卿不免刑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班超
- 未省何辜貽鬼譴,恐因不識取天刑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病目寄張侍郎
- 前賢不復夢逢迎,晚歲於公識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胡文恭倅宛陵距今將百年其后來官是邦者三人
- 汪汪陂量有家聲,文擅區中世典刑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久別黃虛中忽會又別二詩道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