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在第3個字的詩句
分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吊影分為千里雁,辭跟散作九秋蓬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望月有感
- 征馬分飛日漸斜,見此空為人所嗟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高陽池送朱二
- 夢里分明見關塞,不知何路向金微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秋閨思二首
- 過橋分野色,移石動云根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李凝幽居
- 粽包分兩髻,艾束著危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乙卯重五詩
- 迸籜分苦節,輕筠抱虛心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巽公院五詠·苦竹橋
- 野竹分青靄,飛泉掛碧峰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訪戴天山道士不遇
- 迸籜分苦節,輕筠抱虛心。 -- 出自·柳宗元·巽公院五詠·苦竹橋
- 粽包分兩髻,艾束著危冠。 -- 出自·陸游·乙卯重五詩
- 暫時分手莫躊躇 -- 出自··
- “野竹分青靄,飛泉掛碧峰”作者出處及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吊影分為千里雁,辭根散作九秋蓬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過橋分野色,移石動云根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平明分手空江轉,唯有猿聲滿水云。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才小分易足,心寬體長舒。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將軍分虎竹,戰士臥龍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塞下曲六首
- 桂水分五嶺,衡山朝九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西送友人之羅浮
- 萬象分空界,三天接畫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日登揚州西靈塔
- 天子分玉帛,百官接話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參寥子
- 三季分戰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九
- 妙有分二氣,靈山開九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
- 歸來分得閑中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云水縈回溪上路
- 莫將分付東鄰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別酒勸君君一醉
- 那更分飛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虞美人·冰肌自是生來瘦
- 一時分散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欲執河梁手
- 聞道分司狂御史,紫云無路追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 冬日即事
- 帝觴分余瀝,山骨醉后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水山佛跡巖(羅浮之東麓也,在惠州東北二
- 為公分作無盡燈,照破十方昏暗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使君分新火
- 大珠分一月,細綆合兩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明日南禪和詩不到故重賦數珠篇以督之二首
- 茅茨分聚落,煙火傍城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溪有會景亭,處眾亭之間,無所見,甚不稱
- 他年分刀圭,名字掛仙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鞏六首并次韻
- 茆茨分聚落,煙火傍城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其名予
- 野市分獐鬧,官帆過渡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野市分獐鬧,官船過渡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長瓶分未到,小硯干欲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景貺以詩求東齋榜銘昨日聞都下寄酒來戲和
- 井水分西鄰,竹陰借東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所居六詠
- (俗有分龍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(正輔分人參一苗,歸種韶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
- 此身分付一蒲團,靜對蕭蕭竹數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三首
- 玉床分箭鏃,不忍獨長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
- 八坊分屯隘秦川,四十萬匹如云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韓干牧馬圖
- 揀芽分雀舌,賜茗出龍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怡然以垂云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
- 區區分別笑樂天,那知空門不是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
- 秀色分鄰舍,清陰覆佛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邀李范庵過天竺寺作
- 稼穡分詩興,柴荊學土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偶題
- 棲遑分半菽,浩蕩逐流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見敕目,薛三璩授司議郎,畢
- 蜀將分旗鼓,羌兵助井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山三首(即岷山,捍阻羌夷,全蜀巨障)
- 兄弟分離苦,形容老病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舍弟頻赴齊州三首
- 鼎食分門戶,詞場繼國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寄河南韋尹丈人
- 建都分魏闕,下韶辟荊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建都十二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