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在第7個字的詩句
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后百花殺 -- 出自唐·黃巢·不第后賦菊
- 交亂四國,播于八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雪讒詩贈友人
- 三五盈盈還二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
- 茍知夫境之為八也,則凡寒暑、朝夕、雨旸、晦冥之異,坐作、行立、哀樂、喜怒之變,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,有不可勝數(shù)者矣,豈特八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(〔原無引,據(jù)它本補(bǔ)?!常?/a>
- .庚辰八月二十八日,劉幾仲餞飲東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瓶笙詩?并引?
- 皇帝二載秋,閏八月初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十五富文史,十八足賓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校書二十六韻
- 禽獸已斃十七八,殺聲落日回蒼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狩行(時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東川)
- 十千方得斗,二八正當(dāng)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新豐老翁八十八,頭鬢眉須皆似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豐折臂翁-戒邊功也
- [裴年九十余,王八十余,予與夢得俱七十,合三百余歲,可謂希有之會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雪暮偶與夢得同致仕裴賓客王尚書飲
- 季英行年九十八,猶灌園蔬授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後漢書
- 行四海,路下之八邦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名山歷觀,遨游八極,枕石漱流飲泉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秋胡行 其一
- 斷煙素,縫衣縷,八月一日君前舞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上云樂
- 長鬣張郎三十八,天遣裁詩花作骨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酒罷,張大徹索贈詩。時張初效潞幕
- 舞急錦腰迎十八,酒酣金盞照東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程給事
- 貪看六么花十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建章歡賞夕,二八盡妖妍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帝京篇十首
- 莫羨牓頭年十八,舊春過了有新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幼輿子之官澧浦慈利監(jiān)稅二首
- 新樣筑球花十八,丁寧小玉慢吹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酒邊
- 潞州別駕年十八,彎弓射鹿無虛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開元夜游圖
- 春風(fēng)一曲花十八,拼得百醉玉東西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絕句
- 宮錦絡(luò)衫弓石八,與人同狀不同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題曾處善尉廳二首超然臺
- 映徹萬物,玲瓏八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別李次翁
- 清鑑風(fēng)流歸賀八,飛揚(yáng)跋扈付朱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殘句:清鑑風(fēng)流歸賀八
- 星參差,明月二八燈五枝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琴曲歌辭·宛轉(zhuǎn)歌二首
- 不唯春光占七八,才華自是詩人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堯夫招持牡丹
- 月滿三山,春回八部,宴寢凝香席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念奴嬌·嚴(yán)陵臺畔
- 猶有八人皆二八,獨(dú)教西子占亡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館娃宮懷古五絕
- 詞綜補(bǔ)遺卷十八又錄張養(yǎng)浩行香子一葉舟輕一首乃東坡詞之誤 -- 出自元·張養(yǎng)浩·感皇恩 自壽 此石刻見山東歷城縣志卷二十四
- 便好下功修二八,提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(xiāng)子·長子到西方
- 日月陰陽,六爻八卦,細(xì)看參同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養(yǎng)水養(yǎng)精
- 桓壯椿,祝遐算,八千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最高樓·中和節(jié)過
- 我聞天有二十八個星,降生下界為英靈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歌詩集
- 何用城烏嗷嗷八九雛,端坐秦氏桂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贈關(guān)澮關(guān)沼
- 便好用心修二八,一時辰內(nèi)管丹成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藥重一斤須二八,調(diào)停火候托陰陽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午時起陰爻,十八八個足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火記六百篇
- 十事違人常七八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木蘭花/玉樓春
- 宜多壽,自今開八帙,到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沁園春·月旦評中
- 廈屋千間,夜床八尺,此理誰能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念奴嬌·輕衫短旆
- 君為北道生張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贈妓張八
- 五五復(fù)五五,二八且重重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五五復(fù)五五
- 少年白發(fā),自無八駿能去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方丈三韓,西山八詔,慕義羞椎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弓刀陌上
- 觀殿今年七十八,往時同飯此齋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此去三山,卻登八座,已準(zhǔn)金甌姓氏香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沁園春·錦繡文章
- 六欲七情滌盡,八衢流、運(yùn)轉(zhuǎn)回風(fēng)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長安徐先生
- 三千密要,陰功八百,真誠煉行無差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望海潮·堪嗟浮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