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在第5個字的詩句
八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 -- 出自唐·杜牧·江南春
-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。 -- 出自·杜牧·江南春·千里鶯啼綠映紅
- 爾來四萬八千歲,不與秦塞通人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蜀道難
- 天臺四萬八千丈,對此欲倒東南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夢游天姥吟留別
- 送君別有八月秋,颯颯蘆花復益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別
-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,長傾萬歲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云樂
- 鸞輅駐蹕,八馬戲芝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戚氏·玉龜山
- ?吾前后典八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
- 要當啖公八百里,豪氣一洗儒生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約公擇飲是日大風
- 大千一息八十返,笑厲東海騎鯨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
- 老李威名八十年,壁間精悍見遺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雄州還朝留別
- 誰云四萬八千頃,渺渺東盡日所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胡祠部游法華山
- 怪君西行八百里,清坐十日一事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送劉景文
- 鏡湖席卷八百里,坐嘯因君又得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余舊在錢塘伯固開西湖今方請越戲謂伯固可復
- 逝將歸修八節灘,又欲往釣七里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復次放魚前韻答趙承議陳教授
- 更有方瞳八十一,奮衣矍鑠走山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玉以詩見邀同刁丈游金山
- 縣前已窖八千斛,(今春及今,得蝗子八千余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與可既沒八年而軾始還朝,見之,乃賦一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文與可墨竹(并敘)
- 為畫龍門八節灘,待向伊川買泉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七月流火,八月萑葦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七月
- 七月鳴鵙,八月載績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七月
- 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戶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七月
- 七月食瓜,八月斷壺,九月叔苴,采荼薪樗,食我農夫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七月
- 百兩彭彭,八鸞鏹鏹,不顯其光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韓奕
- 約軝錯衡,八鸞鶬鶬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烈祖
- 四牡彭彭,八鸞鏘鏘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烝民
- 四牡骙骙,八鸞喈喈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烝民
- 坐地日行八萬里,巡天遙看一千河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二首·送瘟神
- 彈指三十八年,人間變了,似天淵翻覆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念奴嬌·井岡山
- 因此叫,好八連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雜言詩·八連頌
- 千古風流八詠樓,江山留與后人愁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題八詠樓
- 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孫劍器初第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
- 停云靄靄,八表同昏,盡日時雨濛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聲聲慢·停云靄靄
- 千年田換八百主,一人口插幾張匙?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最高樓 吾擬乞歸,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,
- 今春聞席八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[雙聲聯句,八面宮棋,皆當時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一落人間八九年,耳冷不曾聞此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
- 杓直少予八歲,即世已九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病中五絕句
- 新豐老翁八十八,頭鬢眉須皆似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豐折臂翁-戒邊功也
- 我初五十八,息老雖非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逸老
- 是歲大和八,兵銷時漸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飽食閑坐
- 秋官月俸八九萬,豈徒遣爾身溫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自勸二首
- 九廟無塵八馬回,奉天城壘長春苔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渾河中
- 煙波四萬八千頃,造物推排作水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中作
- 白帝城邊八陣磧,青城山下丈人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蜀
- 稚子孤行八千里,喜聞炊熟可還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雨
- 巾脫冠欹八尺床,竹陰槐影有余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雜興
- 精金錯落八尺馬,刺繡鮮明五丈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塞上
- 煙草凄迷八月秋,荒村絡緯戒衣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悲秋
- 初卷含風八尺漪,井桐已復不禁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