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夕陽倒影射疏林,江邊一帶芙蓉老。 -- 出自明·陳霆·踏莎行·晚景
- “看君倒臥楊花里,始覺春光為醉人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詞源倒流三峽水,筆陣獨掃千人軍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石出倒聽楓葉下,櫓搖背指菊花開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翻車倒蓋猶堪出,未似是非唇舌危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攀崖倒青天,下視白日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
- 水色倒空青,林煙橫積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早過漆林渡寄萬巨
- 荊門倒屈宋,梁苑傾鄒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
- 黃葉倒風雨,白花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黃葉倒風雨,白花搖江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曷不倒囊橐,賣劍買蛾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李邦直
- 馬上倒銀瓶,得兔不暇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人日獵城南會者十人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
- 官自倒帑廩,飽不及黎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黃師是赴兩浙憲
- 醉中倒著紫綺裘,下有半臂出縹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
- 孤舟倒江河,赤手攬象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王仲素寺丞(名景純。)
- 顛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東方未明
- 顛之倒之,自公令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東方未明
- 金尊倒,拚了盡燭,不管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慶清朝慢·禁幄低張
- 孤云倒來深,飛鳥不在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萬丈潭
- 山公倒載無妨學,范蠡扁舟未要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裴相公題興化小池見招長句
- 真宰倒持生殺柄,閑物命長人短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雨中花
- 橋因倒樹架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橋因倒樹架,柵值垂藤縛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巨材倒壑亦已矣,萬牛欲挽真難哉! -- 出自宋·陸游·短歌行
- 楠枯倒壑雖無用,龜老搘床故有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手版倒持悲末路,寒江獨釣媿高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官居書事
- 昨日倒檣干,今日聯百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離江陵
- 巖空倒看峰巒影,澗遠中含藥草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三游洞前巖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
- 寧當倒手版,聊復據胡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迓客至大浪灘上
- 河流倒橋影,雪野聚烏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西城
- 城南倒社下湖忙,阿姥龍鍾七十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阿姥
- 殘樽倒酒無余瀝,幽圃尋梅認暗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步湖堤
- 露花倒影,煙蕪蘸碧,靈沼波暖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破陣樂·露花倒影
- 浮云倒影移窗隙,落木回飆動屋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
- 傾囊倒篋聊一報,安敢坐以秦為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微之贈池紙并詩
- 回旗倒戟四邊動,抽矢當前放蹄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陰山畫虎圖
- 日西倒山寺,林下逢支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金壺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暖日遲遲花裊裊
- 花外倒金翹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浪淘沙·花外倒金翹
- 傾崖倒澗聊一戲,頃刻萬物皆涵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百子坑賽龍
- 覺健倒,急投床,醉鄉廣大人間小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添春色/醉鄉春
- 晚光倒晚影,一川無一塵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
- 可惜倒紅斜白、一枝枝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鳳銜杯
- 悠然倒冠佩,頻夢北山薇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重陽夕內宿
- 游魚倒泝清泉急,乳雉驚飛夕燒干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憶臨川舊游
- 深路倒羸驂,弱途擁行轪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雨聯句
- 枯荷倒盡饒渠著,滴損蘭花太薄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秋雨嘆十解
- 小兒倒捻青梅朵,獨立茅檐看客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後田間雜紀五首
- 山光倒眠水,水影上搖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十里塘夜景
- 回山倒海不關身,古人與我各何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周鯁臣浩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