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在第1個字的詩句
伯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伯樂翦拂中道遺,少盡其力老棄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天馬歌
- 伯陽仙家子,容色如青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李青歸華陽川
- 伯時有道真吏隱,飲啄不羨山梁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干馬
- (伯父與太平州張侍讀同年,此其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軒民寺丞赴省試
- 伯始真糞土,平生夏畦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己酉歲九月九日
- (伯父為衡州日,與君相知,有送行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王竦朝散赴闕
- 伯牙山高水深深,萬世二壟一知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
- 伯兮朅[1]兮,邦之桀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伯兮
- 伯也執殳,為王前驅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伯兮
- 伯氏吹塤,仲氏吹篪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何人斯
- 伯仲之間見伊呂,指揮若定失蕭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古跡五首
- 伯夷饑采西山蕨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
- 伯禽鞭見血,過失由成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感
- 伯夷古賢人,魯山亦其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座隅
- 伯倫每置隨身鍤,元亮先為自祭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起,自為志文。
- 伯禹訪未知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伯禹訪未知,五丁愁不鑿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伯舅吏淮泗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送六舅歸陸渾
- 伯倫一鍤君休笑,冢象祁連亦已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鼓起坐待旦
- 伯鸞與幼安,尚友或庶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自偏門入城晚出南堰門以歸
- 伯姊子欲歸,彼亦有壺漿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郡齋獨酌 黃州作。
- 伯夷叔齊,古之遺賢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一
- 伯強何處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伯禹愎鯀,夫何以變化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伯昌號衰,秉鞭作牧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伯林雉經,維其何故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伯樂既沒,驥焉程兮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五 懷沙
- 伯樂向前看,旋毛在腹間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馬詩二十三首
- 伯姬不見我,乃今始七齡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氏女子
- 伯夷不辱身,柳下援而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墨
- 伯夷惡一世,季也皆鄉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馬秘丞
- 伯仲到家人盡賀,柳營蓮府遞相歡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國子令狐博士赴興元覲省
- 伯父四五人,同時為諸侯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冀州客舍酒酣,貽王綺寄題南樓(時王子欲應
- 伯夷在首陽,欲往無輕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晚次潼關懷古
- 伯樂識其外,徒知價千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有馬示徐無黨
- 伯瑜年七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靈芝篇
- 伯也騰身紫極上,叔號著眼白云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三季山王簿省覲樞府
- 伯仲俱佳士,云霄政望渠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章漢卿歸宣城
- 伯和來自西山西,西山爽氣在睫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已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歸豫章
- 伯珍魁名北斗傍,仲簡揥腳鴛鷺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已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歸豫章
- 伯也恐我愁,愿留不忍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得壽仁、壽俊二子中涂家書三首
- 伯霜仲雪發爾私,支奇雹魃手莫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南城吳子直、子常上舍兄弟社倉
- 伯父自天稟,元功載生人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上同州使君伯
- 伯舅各驕縱,仁兄未摧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
- 伯夔曾撫野獸馴,仲尼暫叩春雷盛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華原磬
- 伯仁雖到死,終不向人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事三首
- 伯勞飛燕若為忙,還憶東齋夜共床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京口留別張思順
- 伯勞東去燕西飛,同寄春風二月時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偶書
- 伯陽有道來重趼,御寇他年憶解顏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道子教授奉祠,諸生率余祖席如意院
- 伯鸞甘寄食,元淑苦無錢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殷山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