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在第15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二在第一十五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君不見西漢元光、元封間,河決瓠子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河復(fù)
- (予與君皆壽骨貫耳,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問而知其為中表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表弟程德孺生日
- 君不見西漢元光元封間,河決瓠子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河復(fù)(并敘)
- [時(shí)李十一侍郎諸子尚居憂,崔二十二員外三年臥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歸有感
- 不敢與公閑中爭(zhēng)第一,亦應(yīng)占得第二第三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雜言見贈(zèng)
- 溪友留魚不忍烹,直將蔬糲送余生;二升畬粟香炊飯,一把畦菘淡煮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居食每不肉戲作
- 銜杯快卷玻璃乾,花樓促箭鬘宵寒,二十五聲宮點(diǎn)闌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夜宴曲
- 鯨鬣曉掀峰正燒,鰲睛夜沒島還陰,二千余字終天別,東望辰韓淚灑襟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庚寅歲十一月新羅弘惠上人與本國(guó)同書請(qǐng)日休
- 君不見劍峰低空絕行跡,諸葛祠前二千尺,霜皮溜雨苔花蝕,至今父老猶能識(shí)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老柏圖為張心田賦
- 日居月諸兮在戎壘,胡人寵我兮有二子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拂子龜毛敲兔角,*烏噪猿啼談不二,切忌隨他分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參玄齟齬
- 窈窕眉山,暮霞紅處,雨云想、翠峰十二。 -- 出自宋·趙長(zhǎng)卿·夜行船·綠蓋紅幢籠碧水
- 劉郎此日別天仙,登綺席,淚珠滴,十二晚峰青歷歷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天仙子·晴野鷺鷥飛一只
- 五行咄出,四假不中留,禮三清,成不二,一性投仙島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心月照云溪 繼重陽(yáng)韻
- 暖日宜乘轎,春風(fēng)宜試馬,恰寒食有二百處秋千架,對(duì)人嬌杏花,撲人飛柳花,迎人笑桃花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(diào)】慶東原
- 柳暗三昵一首,乃無名氏詞,詞譜卷二十六誤以為廬作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六州歌頭 題萬里江山圖 天下同文以上趙萬里
- 復(fù)如扁舟渡瀟湘,九疑山前鷓鵠泣,二女聞之雙斷腸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(yáng)·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(zhǎng)句
- 貼向十字街頭,俾人人知道,一年十二月,臘月是年尾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若道同,東西各一涯,若道別,天無第二月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我見蘇州昆山佛殿中,金城柱上有二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龍
- 托身羿彀憂危甚,引領(lǐng)黃陂鄙吝增,二室風(fēng)煙莫全占,會(huì)須攜手躡云層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梁大諫自鳳翔乞留臺(tái)寄詩(shī)言志次韻酬之
- 徙倚關(guān)河凝望,回首光陰輕駛,倏忽二毛侵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水調(diào)歌頭·山雨喜開霽
- 獨(dú)記夢(mèng)入瑤臺(tái),正玲瓏透月,瓊鉤十二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珍珠簾/真珠簾
- 自從崇伯子受命告厥功,至今七十二君壇壝留遺蹤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太山篇
- 君不見金臺(tái)鐵甕路三千,卻限時(shí)辰二十二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(jì)·打鰣魚
- 我見蘇州昆山金城中,金城柱上有二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徽上人見惠二龍障子,以短歌酬之
- 紅袖兩行頻捧勸,金□利市應(yīng)銷十二釵。 -- 出自宋·沈唐·南鄉(xiāng)子·朝覲俯堯階
- 又無小吏操筆揮,或可寫留慰朝饑,二者不遂其齎咨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還汪正夫山陽(yáng)小集
- 曲蓋初展湘羅,玉皇香案,近雕闌十二。 -- 出自宋·連仲宣·念奴嬌·暗黃著柳
- 待從兩公奠西極,安南嶷,收關(guān)河百二之險(xiǎn),劖岷峨萬仞之嵋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消息一機(jī)川水逝,{左言右出}信二氣蟄蟲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荊門張守寺簿見寄詩(shī)韻張守以制司調(diào)民筑
- 高堂壽朋鬢亸銀,時(shí)節(jié)歌押彩服新,二十年間存幾人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先兄叔逢種花池秋初開一朵二侄感悼成韻作柏
- 誰(shuí)能游九垓以問太虛,其必有以別二子之短長(zhǎng)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薛道祖鵓鴣帖贊
- 云左丞未老休致,指清露堂扁,命予二人分賦長(zhǎng)短句,予得清字,皆即席成章,喜甚,榜之堂上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,同疏仙萬
- 名酒相屬,因放歌數(shù)闋而去,實(shí)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七日也,可為不虛度此節(jié)矣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點(diǎn)絳唇 已丑清明前一日,春露堂即事,時(shí)既
- 朝宗亭下浪冥冥,何日尋觀瘞其十二鶴銘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寓京口四首答湯菊莊兼簡(jiǎn)分司鄭料院·月觀遠(yuǎn)
- 天若雨珠真可噱,請(qǐng)以綴袞冕之十二旒,龍旗和鸞之纓絡(luò)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雹
- 補(bǔ){衣中加八}得人臥桑野,可愁二月賣新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(yuǎn)張御史鵬飛
- 浩然先生不直內(nèi){外廣內(nèi)殷乙換二}一疋馬,可是蜀棧騎驢山路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孟浩然雪驢圖
- 君不見木蘭女郎代戍邊,鐵甲臥起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天子萬壽永無疆,汝乘白云來帝鄉(xiāng),二十八宿參翱翔。 -- 出自宋·毛吾竹·鈞天
- 三生造成地獄,全身活陷黃泉,七十二峰俱坐斷,口吞佛祖在機(jī)先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思大禪師贊
- 一年三百六十日,日日一般,一日十二時(shí),時(shí)時(shí)一樣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十七首
- 御災(zāi)拯溺兮九敘可歌,四兇逐去兮二八以升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河伯
- 辱陪五更佐三老,勸講《六經(jīng)》陳二南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謝從義參軍自京還言危中書見問且訝無書因寄
- 懷人不得同相賞,空賦《停云》第二章。 -- 出自元·宋褧·春莫雙清亭小酌懷張孟幼
- 自古天下之亂多在山東,況今中扼二京控引江淮委輸灌注于其中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鄆州行寄友人
- 房山在金陵,作此畫寄歐、虞二學(xué)士,二公皆留題其上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題高房山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