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重九開秋節(jié),得一動宸儀。 -- 出自·韋安石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(yīng)制得枝字
- 其九江祖一片石,青天掃畫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兄九江兮弟三峽,悲羽化之難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萬憤詞投魏郎中
- 游九仙山,聞里中兒歌《陌上花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陌上花三首(并引)
- 一九五零年國慶觀劇,柳亞子先生即席賦《浣溪沙》,因步其韻奉和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浣溪沙·和柳亞子先生
- 十九授校書,二十聲輝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校書二十六韻
- 元九在江陵時,有《放言》長句詩五首,韻高而體律,意古而詞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 并序
- 鴉九鑄劍吳山中,天與日時神借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鴉九劍
- ]元九計(jì)程殊未到,甕頭一盞共誰嘗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嘗黃醅新酎憶微之
- 元九正獨(dú)坐,見我笑開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夢與李七、庾三十二同訪元九
- 盡九服兮皆四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天長節(jié)賜宰臣歌應(yīng)制
- 其九厲夜生子,遂而求火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命子
- 算九衢紅粉皆難比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尉遲杯·寵佳麗
- 遍九陌、羅綺香風(fēng)微度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迎新春·[山解]管變青律
- 遍九陌、相將游冶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柳初新·東郊向曉星杓亞
- 指九天以為正兮,夫惟靈修之故也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思九州之博大兮,豈惟是其有女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(其九)邊讓今朝憶蔡邕,無心裁曲臥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園十三首
- 初九未成旬,重陽即此晨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九日得新字
- 望九重、天上拜堯云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拂霓裳·慶生辰
- 十九路誰彈黑界,幾千年自帶云寒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棋盤石
- 重九吹花節(jié),千齡夢日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
- 黃九陳三外,諸人總解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文明主簿叔見寄之韻二首
- 閔九九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順東西門行
- 十九黑水金山啟伯圖,長驅(qū)遠(yuǎn)摭世間無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讀史二十首
- 重九信來風(fēng)未恐,大千行行昨俱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馬當(dāng)洑阻風(fēng),居人云︰非五日或七日風(fēng)不止,
- 六九五十四東風(fēng),西蟠桃花花未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古樂府
- 五九六馀能善惡,鐵算不是并州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劉忠樸
- 向九重春近,仙桃傳宴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鶴仙·記年時茂苑
- 九九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菩薩蠻·老人諳盡人間苦
- 負(fù)九江風(fēng)笛,五湖煙艇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桂枝香·春寒未定
- 重九仍重歲漸闌,強(qiáng)開病眼更登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歌者十二首
- 八九山家云水村,白蘋紅蓼數(shù)漁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歐陽氏山水后
- 重九日人多是醉,兩三枝菊總斜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重九
- 重九數(shù)來還漸近,本犀開了不曾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日書懷三首
- 滌九川而賦稅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羽調(diào)曲 四
- 十九年前此日同,浙江西望粵城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至日遣興
- 如九烏焰,熾烈昧窺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
- 重九共游娛,秋光景氣殊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九日
- 斟九醞,勸千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冬至陽生才兩日
- 至九方知道自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(xiāng)子·長子到西方
- 三九良辰佳氣藹,聽重重相賀歡聲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鸞鳳初成匹
- 睹九色、流衍倉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十九拋家棄俗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遍地錦
- 九九算猶千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如意令/如夢令
- 九九乾坤已定,清明節(jié)后開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 至元十三年,江南初內(nèi)附,民間盛傳
- 用九見群龍,首能出庶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乾坤吟
- 非九方之為使兮,夫何足以得馬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冰玉堂辭
- 正九五龍飛,大業(yè)繁昌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春從天上來 天壽節(jié)
- 十九人最少,好句傳眾口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哀若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