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吊影分為千里雁,辭跟散作九秋蓬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望月有感
- 死去元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 -- 出自·陸游·示兒
- 嶺樹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腸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
- “嶺樹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腸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吊影分為千里雁,辭根散作九秋蓬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君為張掖近酒泉,我竄三色九千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贈韋南陵冰
- 劍壁門高五千尺,石為樓閣九天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
- 大鵬一日同風起,摶搖直上九萬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李邕 ( 此詩蕭士□云是偽作 ) 【上斌下
- 愿儲醫(yī)國三年艾,不作沉湘九辯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皇太后閣六首
- 定知玉兔十分圓,已作霜風九月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
- 入仗魂驚愧草萊,一聲清蹕九門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曾子開従駕二首
- 乃知賢達與愚陋,豈直相去九牛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閱道高齋
- 永辭角上兩蠻觸,一洗胸中九云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
- 紅手素絲千字錦,故人新曲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附江南本織錦圖上回文原作三首
- 畸人告予以一言,非八卦與九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歸去來兮辭
- 待君筆力追靈運,莫負南臺九日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呂梁仲屯田
- 忽表里之煥霍兮,光下燭于九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清詞
- 璇璣已正三階泰,玉琯初知九奏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集英殿春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人和則氣和,
- 陋邦一雨何足道,吾君盛德九州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眼明初見淮南樹,十客相逢九吳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泗上二首?此二詩為張耒作?
- 漢宮自種三生福,楚客還招九死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己未十月十五日獄中恭聞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
- 豫章西望彩云間,九派長江九疊山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絕·戲改李攀龍懷明卿
- 淮西有賊討未平,百萬甲兵九屯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旅雁 元和十年冬作。
- 皓色分明雙闕榜,清光深到九門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八月十五日夜,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,對酒玩
- ]綠浪東西南北水,紅欄三百九十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正月三日閑行
- 君之堂兮千里遠,君之門兮九重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采詩官
- 此地何妨便終老,譬如元是九江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九江春望
- 齊入文場同苦戰(zhàn),五人十載九登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,兼簡張大、賈
- 似隔山河千里地,仍當風雨九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齋月滿寄思黯
- 歲暮皤然一老夫,十分流輩九分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歲暮呈思黯相公皇甫郎之及夢得尚書
- 各是天涯為刺史,緣何不覓九江來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絕句
- 二十年前舊詩卷,十人酬和九人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舊詩卷
- 羅幃送上七香車,寶扇迎歸九華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洛陽女兒行
- 萬里相逢歡復泣,鳳巢西隔九重門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贈劉司戶蕡
- 梁臺歌管三更罷,猶自風搖九子鈴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齊宮詞
- 外戚封侯自有恩,平明通籍九華門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公子
- 天池遼闊誰相待,日日虛乘九萬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
- 饑臥了無千里志,倦飛元怯九霄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興
- 仗馬自貪三品料,云鵬方駕九天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嘆
- 書生有淚無揮處,尋見祥符九域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嘆
- 索虜尚憑三輔險,散關未下九天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
- 著屐此生猶幾緉,可令復踏九衢塵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題
- 騎鶴翩翩過月傍,浩然風露九秋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縱筆
- 會須瀝血書封事,請報天家九世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縱筆
- 平生碌碌本無奇,況是年垂九十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戲遣老懹
- 十年人向三巴老,一夜陽從九地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至
- 為憐未慣層霄冷,獨賜流霞九醞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僊
- 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
- 櫪驥雖存千里志,云鵬已息九天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傳神
- 修營香火三生愿,收拾風波九死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中戲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