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在第4個字的詩句
丈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天山三丈雪,豈是遠行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獨不見
- 錯落千丈松,虬龍盤古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趙太守悅
- 深沉百丈洞海底,那知不有蛟龍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(時久病初起作
- 久陪方丈曼陀雨,羞對先生苜蓿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柳湖久涸,忽有水,開元寺山茶舊無花
- 復生五丈夫,戢戢丁欲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蓬萊方丈應不遠,肯為蘇子浮江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寓居合江樓
- 凝香方丈眠氍毹,絕勝絮被縫海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靈隱寺,得來詩,復用前韻
- 西觀五丈原,郁屈如長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
- 喬松百丈蒼髯須,擾擾下笑柳與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
- 短籬尋丈間,寄我無窮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居
- 胡為尋丈地,養此不材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宥老楮
- 奮身三丈兩蹄間,振鬣長鳴聲自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與顏長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種柳
- 皎皎千丈清,不如尺水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魯元翰少卿知衛州
- 羨師方丈冰雪冷,蘭膏不動長明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淵師歸徑山
- 有如千丈松,常苦弱蔓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歲暮作和張常侍
- 蹄間三丈是徐行,不信天山有坑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
- 安得萬丈梯,為君上上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鳳凰臺
- 相對十丈蛟,欻翻盤渦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
- 斷崖千丈孤松,掛冠更在松高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斷崖千丈孤松
- 詩壇千丈崔嵬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·我醉狂吟
- 懸崖千丈落鼪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 石門道中
- 高人千丈崖,千古儲冰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生查子 簡吳子似縣尉
- 霍然千丈翠巖屏,鏘然一滴甘泉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歸朝歡 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
- 咄哉個丈夫,心性何墮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詠
- 龕間長丈余,門戶無扃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混合萬丈深,淼茫千里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有山萬丈高,有水千里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微之三首
- 高者三丈長,下者十尺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庭松
- 亭亭五丈余,高意猶未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云居寺孤桐
- 澄瀾方丈若萬頃,倒影咫尺如千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作 西溪、南潭皆池中勝處也。
- 方寸方丈室,空然兩無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出門
- 一床方丈向陽開,勞動文殊問疾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閑上人來問因何風疾
- 碑高三丈字如斗,負以靈鰲蟠以螭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韓碑
- 蘧蒢方丈室,僅足容臥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
- 黃絁五丈裁衫穩,黑黍三升作飯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庚申元日口號
- 慣眠三丈日,不識五更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枕屏
- 轆轤三丈青絲繩,對之已足涼肺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學庵井
- 烏帽程丈人,閉戶有好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北巖
- 瑞龍千丈何蜿蜒,蒼鱗翠鬣翔江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望海亭亭在臥龍絕頂
- 吾舟十丈如青蛟,乘風翔舞從天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中下瞿唐峽中流觀石壁飛泉
- 橫堤百丈臥霽虹,始誰筑此東平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二月十一日視筑堤
- 東廂尋丈地,聊以安我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和初遷坐堂中
- 壁間三丈砥柱銘,貞觀太平如更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不寐觀壁間所張魏鄭公砥柱銘
- 雙柶五丈高,萬竹一尺圍,上有林蟬鳴,下有澗鳥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避暑松竹間
- 浪花一丈白,吹沬入窗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暮次秭歸
- 松棚尋丈地,客至共開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松棚
- 堂堂大丈夫,莫認物為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寒山拾得二十首
- 孤根萬丈滄波底,除卻蛟龍世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山三首
- 中空一丈地,斬木令結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元度
- 道人方丈應無夢,想復長吟擬慧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育王大覺禪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