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里閭多娛宴,歌鼓震溟陬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徐竑著作知康州
- 巫覡謁群望,簫鼓鳴空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風高片帆疾,鉦鼓入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史館唐祠部江南西路轉運使
- 賢侯宴枚馬,歌鼓事繁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孫器這清風樓
- 奇花喧夕市,疊鼓咽春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仁將歸潁昌輒為詩二十韻紀贈
- 旌旟曉日麗,鉦鼓野風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次道和太平州
- 乃知樂有源,鐘鼓皆波瀾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
- 繁弦疑淥水,疊鼓摻漁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樂軒
- 有如歌九韶,鐘鼓樂聲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胡文學惠水牛圖二卷
- 宴亭永晝喧簫鼓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山亭宴慢/山亭宴
- 往往催花臨節(jié)鼓,自踏新詞教歌舞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寄嘉興馬樂二丈兼懷陸五臺太宰
- 喚取騎鯨客,撾鼓過銀山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·賦三門津黃河九天上
- 金釵珠履,鳳簫鼓,疑是蓬萊島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青玉案·蝦須簾上銅鉤小
- 乾坤悲永夜,笳鼓覺秋嚴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飲昆陽官舍,有懷得新
- 簿書叢,鈴夜掣,鼓晨撾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長壽新齊
- 嚴城乍報三通鼓,何繇得遮夢重還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風入松·朝云不改舊時顏
- 聽半部、新添蛙鼓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金縷曲·初夏
- 至今十棒元宵鼓,絕倒梨園弟子師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四
- 櫂凌千頃月,帆鼓一天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疎山舟中聯句
- 飲到如泥臥石鼓,醒來瀹茗自閑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一覽亭
- 官司大驚怕,棄鼓撇旗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周宗道六十四韻
- 雷公駭懼罷靈鼓,湘女幽憂舍鳴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用前韻
- 揚天桴兮伐河鼓,咸池波兮析木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鈞天樂
- 俘囚有血堪釁鼓,自分殘膏染齊斧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釋驂圖
- 初聆衙衙雜更鼓,漸聽嘈嘈成侈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聽蛙
- 棄置且勿思,宵鼓聽謹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
- 鵓鳩勸春耕,桴鼓帖宵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用元望韻遣興見寄
- 高樓邀落月,疊鼓送殘更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宿城南盛本道懷皇甫冉
- 閩海風塵鳴戍鼓,江湖煙雨暗漁蓑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寄萬德躬故居
- 那聽角動城頭鼓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踏莎行·一別芳容
- 舉人看榜聞曉鼓,孱夫孽子遇妒母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危語
- 殳鋋方啟路,鉦鼓正交音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使豐陵職司鹵簿,通宵涉路,因寄內
- 鵲橋臨片月,河鼓掩輕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七夕見與諸孫題乞巧文
- 曉檣爭市隘,夜鼓祭神多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夔州班使君
- 衣冠逃犬虜,鼙鼓動漁陽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華清宮和杜舍人
- 雙鬟前說樓前鼓,兩伎爭輪好結花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雜曲歌辭·大酺樂
- 南樓近、更移三鼓,漏傳一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斗帳高眠
- 深宮舊監(jiān)聞簫鼓,悵望慘朱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蓬萊邃館金碧照三山
- 稱慶旦,見吏民鼓舞,歡聲和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生賢時協
- 仙佛肖仿佛,鐘鼓鍧擊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紀游東觀山(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)
- 風埃無入座,笳鼓或驚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自和
- 村邊坎坎賽神鼓,船底怦怦駕浪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絕句五首
- 不畏惡溪惡,疊鼓齊歌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胡胡官知潮州
- 山河虞舊國,簫鼓漢橫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端明知河中府
- 茅旌送山鬼,瓦鼓迎田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野田行
- 斗雞旗底蓬蓬鼓,逐勝爭名利害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景彝春宴
- 天晴姚江深,縣鼓朝翻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持正寺丞知余姚
- 汴湍入秋漲,東鼓下鏜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
- 得為凱歌還,鐃鼓喧亭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渭州劉太保
- 不知逢逢六街鼓,自此發(fā)號通帝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鼓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