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在第2個字的詩句
鼎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有鼎不烹胡虜肉,無刀可斷佞臣頭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悶述二首
- 漢鼎不烹曹操肉,吳鉤空斷伍員頭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悶成
- 負鼎位嘗忝,荷戈年屢侵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甫構西亭偶題因呈監軍及幕中諸公
- 濯鼎有冰宜煮茗,攜筇無路可尋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蕭參議雪中宴客朱僉判有詩因次韻
- 香鼎生云穗,茶甌涌雪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過鳳隱山
- 金鼎藥成龍入海,玉函書發鶴歸天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羅浮山道者二首
- 神鼎已乾龍虎伏,一條真氣出云端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送道者朝見后歸山
- --楊鼎夫樹老中庭寂,窗虛外境澄。 -- 出自唐·安守范·天臺禪院聯句
- 寶鼎存金虎,元田養白鴉。 -- 出自唐·韓湘·言志
- 金鼎銷紅日,丹田老紫芝。 -- 出自唐·沈廷瑞·寄袁州陳智周
- 當鼎足之嘉會兮,獲周旋于君侯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屈大夫歌)
- 寶鼎光沉仙掌倒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蝶戀花 漢武帝茂陵
- 寶鼎*沈檀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
- 石鼎茶聲。 -- 出自元·何繼高·采桑子 玉山名勝集
- 九鼎沸莫止,大廈傾莫支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敬題諭淮安朱安撫詔后
- 壺鼎冰凝透體香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子 水火升降因土
- 金鼎沸,燦爛玉瓊新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望蓬萊·推妙理
- 玉鼎煉金丹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望蓬萊·潛龍動
- 乾鼎煮丹砂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望海潮 真空
- 永鼎溫溫進火車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減字木蘭花 右初二日坎偶離
- 九鼎中間顯現,九宮闡、端流一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
- 寶鼎丹砂結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蜀葵花 鳴鶴馀音卷五
- 金鼎生光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行香子·金鼎生光
- 寶鼎丹成九轉,明顛倒、返照回光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贊丹陽公
- 玉鼎金爐聚汞鉛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好離鄉 本名南鄉子 警世
- 金鼎燒成白雪,玉爐煉就黃芽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西江月·杖上一瓢春醞
- 寶鼎金丹明瀝瀝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益壽美金花
- 汞鼎鉛爐赫奕,煉金精、木液朱辰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鑿開混沌
- 注鼎炎炎,烹煎神水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夜行船·虎*天罡吞鳳尾
- 金鼎滿添留命藥,玉爐頻*洞真香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望蓬萊·修真客
- 寶鼎香燼,銀漢星稀,蝶夢飛還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訴衷情·夜深人悄漏聲殘
- 石鼎*松風,茗飲老來多怯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好事近 嘗點東坡桔樂湯作
- 商鼎周彝,時奉退朝吟嘯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玉漏遲 壽張右丞
- 元鼎國器,年八十二,扁其堂曰三椿,以兄弟三人皆壽而言也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調歌頭 長蘆商子文伯父元鼐國寶,年九十
- 金鼎燮和元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太常引 壽高麗王
- 調鼎勛名都做了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天仙子 壽白云平章 以上江刻本雪樓樂府五十
- 鐘鼎山林,同時行輩,故人應少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水龍吟 代玄覽和東泉學士自壽之作 案此
- 立鼎安爐非小可,運用斡旋憑斗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百字令 指老蟾張大夫下手
- 真鼎真爐不無不有,惟正惟中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贈安間子周高士
- 丹鼎純烹,一味通三昧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蘇幕遮·藥無窮
- 滿鼎溫溫,遍體周天度。 -- 出自元·潛真子·蘇幕遮 溫溫鉛鼎,光透廉幃,造化爭馳
- 金鼎蟾光透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梧桐樹 原作 ,疑誤
- 石鼎微熏茉莉香,椰瓢滿貯荔枝漿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嶺南雜錄(十首)
- 漢鼎鴻毛輕,諸侯爭弄兵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- 寶鼎見兮色紛缊。 -- 出自漢·班固·寶鼎詩
- 夏鼎幾遷空象物,秦橋未就已沉波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漢武
- 鵠鼎庖羞潔,雞枝殿樹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參政李侍郎宿齋中書累日不陪歸馭因成拙句奉
- 石鼎泉甘火齊得,混沌不死元氣肥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家僮來持雙井芽數飲之輒成詩以示同舍
- 藥鼎無時手自煎,萬囊長在枕頭邊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得崇道觀寄王左史
- 金鼎奪胎尤出類,萬人口腹非其對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會稽楊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項里相傳項羽鄉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