鬟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鬟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月落望夫山,高臺十二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陽臺曲
- 甚不怕高寒,青冥萬里,鬟鬢亂風(fēng)霧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摸魚子 賦玉簪錄呈趙太初兼與時中茂異
- 公子華筵涼似水,更綠鬟、窈窕歌金縷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金縷詞 送王季境還廣陵
- 憶我聞亂初,我方總兩鬟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望蘄州
- 扇掩將雛曲,釵承墮馬鬟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句
- 落絮縈衫袖,垂條拂髻鬟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以口比樊素,白傅夸嬌鬟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某蒙君章兄寵示櫻桃佳篇輒依韻奉和
- 霞佩綴仙班,春風(fēng)擁髻鬟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題十二溪女圖
- 日色射丹巘,秋姿凝翠鬟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天華寺亭二首
- 嶺頭舒望眼,天末數(shù)煙鬟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臨江仙·茅屋三間臨木杪
- 驚容凝粉淚,愁鬢亂云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臨江仙·家在蓬萊山下住
- 明歲應(yīng)看,鈞容舞袖歌鬟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遙天奉翠華引
- 天寒倚修竹,空翠濕欹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少潛兄得閑
- 出門得曠望,遙望羅煙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資政當(dāng)山堂
- 東樓快登眺,聳翠羅煙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石時亨飽山閣
- 兩峰郁相望,宛若雙云鬟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同張叔囦顧致堯游金山受之憚于涉險爽約不
- 淮擬進(jìn)扁舟,躡屐登螺鬟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過九江望風(fēng)廬山雪一峰和全父弟韻
- 細(xì)花穿弱縷,盤向綠云鬟。 -- 出自宋·祝穆·句
- 雷鼓喧呼人挽才纜,風(fēng)鬟笑語女盤灘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周昞仲過踏洞灘
- 慚愧和光翁,笑指青童鬟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游峽山和東坡韻
- 無路接塵寰,中流擁翠鬟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殿山寺
- 清泉響琚佩,列峰擁髻鬟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至霅白莞澤步入唐村
- 尼山連嶧阜,豈徒翠浮鬟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李太白泰山一首
- 草長西垣,生怕隔斷雙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玉蝴蝶·獨(dú)立軟紅塵表
- 回首武夷路,杳靄沒云鬟。 -- 出自宋·覃懷高·水調(diào)歌頭·翠蕤插云表
- 又嘗登天柱,眾丘如髻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韋同年聚遠(yuǎn)閣
- 不獨(dú)邯鄲新嫁女,四枝鬟上插通犀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戲高侍御七首
- 高涌出云間,只疑西子鬟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菩薩蠻 靈嚴(yán)嵐翠
- 縱亡橫破,西山留在,翠鬟煙擁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登邯鄲叢臺
- 河水翻銀浪,岡巒擁翠鬟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望嘉祥山
- 麥畦綠照眼,上有青螺鬟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幽處可僧磬,回中堪舞鬟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題澹山巖二首
- 羞把娉婷嫁,長垂婑墮鬟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丫頭巖
- 石門凄殿楯,銅雀慘宮鬟。 -- 出自宋·高荷·上黃太史
- 歌罷忽飛去,千峰堆翠鬟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追和蘇子瞻游峽山寺韻
- 鳥群科斗字,山態(tài)倦螺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暮色
- 三茅在何許,天末聾髻鬟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贈
- 水國三千界,煙光十二鬟。 -- 出自宋·陳隆之·湘陰
- 須臾驟雨過,忽已羅青鬟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道中遇雨
- 楚客驚停棹,湘妃慘濕鬟。 -- 出自宋·樂章·龍壽山萬歲寺
- 精藍(lán)依石峽,遠(yuǎn)岫點(diǎn)煙鬟。 -- 出自宋·林采·黃陵題詠二首
- 娟娟誰家婦,粉面垂煙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觀講師有感
- 美官非我愿,寧復(fù)憐綠鬟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黃疇若尚書
- 江神驚貝闕,湘女露云鬟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衡·題龍君祠
- 裊裊美人妝,金碧粲笄鬟。 -- 出自元·貢奎·題陳氏所藏著色山水圖
- 露葉凝愁黛,垂條拂髻鬟。 -- 出自明·陳言·折楊柳
- 粉蝶不妨雨,亂飛繞雙鬟。 -- 出自明·郭第·宿象山下劉權(quán)家簡瀾上人
- 水合交層浪,峰回出翠鬟。 -- 出自明·梁潛·合州寫懷(二首)
- 只尺見百里,群峰互垂鬟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海虞錢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圖
- 果熟喧童口,桑稠礙女鬟。 -- 出自明·張?jiān)獎P·湖上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