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4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平衢騁高足,逸翰凌長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(一作送族弟【金
- 望夫登高山,化石竟不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其十二
- 昨日登高罷,今朝更舉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九月十日即事
- 多君枉高駕,贈我以微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韋少府
- 澹然吟高秋,閑臥瞻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夕書懷
- 入郭登高樓,山川與云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
- 明日登高去,山僧孰與從?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無相寺
- 煙嶺迷高跡,云林隔太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許宜平庵壁
- 明月高高刻漏長,真珠簾箔掩蘭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搗衣篇
- 白日在高天,回光燭微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東武吟 ( 一作出東門后書懷留別翰林諸公 )
- 菉葹盈高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五十一
- 抱劍辭高堂,將投崔冠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張秀才從軍
- 擊筑落高月,投壺破愁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
- 橫琴倚高松,把酒望遠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獨酌其一
- 魯連特高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十
- 更請宮高奏獨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空床響琢
- 云淡天高秋夜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憑誰妙筆
- 酒闌時、高興無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綺席才終
- 歲歲登高,年年落帽,物華依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蓬萊·笑勞生一夢
- 蒼梧山高湘水深,中原北望度千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枝歌
- 泉源従高來,隨流走涵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湖
- 中有妙高臺,云峰自孤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山妙高臺
- 我引而高之,則為星斗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柏
- 漠漠秋高露氣清,新蒲倚石近溪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二首
- 亭亭妙高峰,了了蓬艾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都妙峰亭
- 山不甚高,而夜見日,此可異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愿隨琴高生,腳踏赤鯶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開先漱玉亭
- 后生多高才,名與黃童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孟容
- 仙風振高標,香實隕平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
- 番番従高來,一一投澗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灘
- 許子嘗高遁,行舟悔不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木櫪觀
- 羯鼓樓高掛夕陽,長生殿古生青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?此詩為李廌作?
- 長松得高蔭,盤石堪醉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州?此詩當為歐陽修作?
- 泉源従高來,走下隨石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門惠泉
- 泉源從高來,走下隨石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門惠泉
- 浮來山高回望失,武陵路絕無人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
- 漲落隨高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新橋
- )留下高齋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
- 朦朧含高峰,晃蕩射峭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宜賓見夷中亂山
- 近見藏高廩,遙知熟大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豐年有高廩詩
- 我引而高之,則為日星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問淵明
- 忽登最高塔,眼界窮大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
- 伯牙山高水深深,萬世二壟一知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
- 明月妙高臺,盤渦月照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金山寺一首
- 王城多高爵,要路人爭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
- 新琴空高張,絲聲不附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破琴
- 新琴空高張,弦聲不附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破琴詩(并引)
- 謂天蓋高,不敢不局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正月
- (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,長揖山東隆準公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言詩·戲改李白梁父吟
- 三上北高峰,杭州一望空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律·看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