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4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高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起問日高三丈久,臥聞車過九門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得告家居次韻貢父見寄
- 季子尤高爽,顏家早哭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范百嘉百歲昆仲挽詞二首
- 交親隨高低,豈問小與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記歲莫鄉(xiāng)俗三首其一饋歲
- 闕角孤高特地迷,迷藏渾忘日東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揚(yáng)州五吟其四摘星亭
- 但聞?dòng)?span id="pkx2j1g" class="hong">高士,臥聽松風(fēng)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九華山
- 眾帆落高張,斷纜已不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(fēng)雪
- 谷豆入高廩,薪蒸轉(zhuǎn)十輈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臘雪次遲韻
- 回瞻最高峰,遠(yuǎn)謝徂徠對(duì)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
- 千金赴高義,脫手曾須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毛君致仕還鄉(xiāng)
- 城里最高處,坡陀見一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二覽輝亭
- 峻極登高二十年,汝州回望一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蹇師嵩山圖
- 君才最高峙,鶴行雞群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感舊見寄
- 東望嵩高分草木,回瞻原隰涌波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登封道中三絕 轘轅道
- 近玉虛高處,天風(fēng)笑語(yǔ)吹墜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
- 花萼樓高處,連清曉、千秋傳宴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水龍吟·望中璇海波新
- 波面琴高,仙子駕黃虬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神子/江城子
- 賈傅才高,岳家軍在,好勒燕然石上文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神子/江城子
- 何處樓高,想清光先得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尾犯·紺海掣微云
- 持論太高天動(dòng)色,憂時(shí)未老鬢先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復(fù)齋陳寺丞二首
- 三逕逐高低,旁通桃李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題渝江蕭氏園亭
- 麒麟守高阡,貂蟬入畫像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杜甫祠
- 才忌太高,心忌太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趙鼎臣
- 諸郎莫高興,刻石記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諸侄孫登白峰觀海上一景
- 今日登高無處所,一樽攜上枕江樓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九日櫧洲舟中
- 道者日高臥,清風(fēng)隔世塵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同字子順訪茅庵道人鳳凰麒麟不可見道人語(yǔ)也
- 朔風(fēng)凜高秋,黑霧翳白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飲馬長(zhǎng)城窟
- 身健登高閣,眼明書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曾云巢年八十聰明不衰小楷寫六經(jīng)家有小樓日
- 蔓草緣高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行藥至城東橋詩(shī)
- 聚云屯高岸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苦雨詩(shī)
- 樹道慕高華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送別王宣城詩(shī)
- 蟬鳴隱高枝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別鶴操
- 憶昔登高臺(tái)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挽歌
- 邊地?zé)o高木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邊居行
- 層城帶高樓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陽(yáng)春登荊山行
- 長(zhǎng)霧匝高林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日落望江贈(zèng)荀丞詩(shī)
- 湖海懷高義,交游閱古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重過戴氏居 其三
- 更約清高友,山林結(jié)隱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重過戴氏居 其三
- 今日登高不見山,乾坤混混太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后
- 慷慨登高罷,風(fēng)流入醉余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韻答王敬助 其三
- 向晚登高望,江山杳靄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得春
- 觸處無高下,何勞論是非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二
- 正直崇高節(jié),歲寒同我心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竹圖
- 更約登高成浩飲,得詩(shī)還勝去年多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陸高士
- 薄暮登高重惆悵,豈因蕭颯故山薇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清明后日
- 天眼太高俗眼頑,銳鍔宜許兒曹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劍歌行次韻
- 范夫子,高標(biāo)韻,秀眉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水調(diào)歌頭·彼美吳姝唱
- 翡翠樓高簾幕薄,溫家小玉妝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雁後歸/臨江仙
- 北固陵高,西津橫渡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鴛鴦?wù)Z/七娘子
- 置酒成高會(huì)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弄珠英/驀山溪
- 君才本高絕,流俗固難諧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李主簿夷行之官河陰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