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高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天高不可問,掩泣赴行舟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登水門樓,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,因以感
- 天高散騎省,月冷建章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秋夜寄所思
- 因高欲見下,非是愛秋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
- 風(fēng)高斜漢動(dòng),葉下曲江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
- 登高形勝出,訪古令名傳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登九里臺(tái)是樊姬墓
- 處高心不有,臨節(jié)自為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五君詠五首·蘇許公環(huán)
- 智高寧受制,風(fēng)急肯回船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過王濬墓應(yīng)制
- 曲高彌寡和,主善代為師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(zèng)答
- 風(fēng)高大夫樹,露下將軍藥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藥園宴武輅沙將軍賦得洛字
- 因高言而大唱,一洗世之昏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或高相扶互倚礙,或斷欲蹶猶支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雄高豈復(fù)爭(zhēng),愛恤亦加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孝先
- 天高地下非所職,且可把酒無嗟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甲午雪
- 檣高帆系錦,堤暖柳藏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九曲池悼古
- 山高兮崔嵬,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詞
- 已高懼風(fēng)顛,已下憂人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烏鴟
- 飛高既能遠(yuǎn),行陸安事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
- 孤高不受埃,老怪昔誰栽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道上人房老梅
- 才高下視玄虛賦,對(duì)此區(qū)區(qū)轉(zhuǎn)患多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家弟碧線泉
- 臨高一吐氣,卻奈雄風(fēng)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美哉亭
- 高高殊無極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折楊柳行
- 眉高起半額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賦詠聯(lián)句
- 儼高意于浮云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三言 訪道經(jīng)
- 琴高游會(huì)稽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贈(zèng)煉丹法和殷長史詩
- 樓高望不見,盡日欄桿頭。 -- 出自南北·南朝民歌·西洲曲
- 欄高荷不及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渡岸橋詩
- 登高回首罷,形影自相隨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江上書懷
- 志高長說恥鳧趨,歲晏園林戀隱居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寄漳川隱士
- 憑高正愁絕,煙樹更斜暉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長安春望感懷
- 地高閣迥宜閑望,望盡云山首懶回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留題洛北羅漢閣
- 才高莫恨溪山窄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
- 才高鸚鵡賦,風(fēng)懔惠文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八節(jié)長歡
- 天高白虎殿,日永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寄曹子方使君
- 髻高釵自墜,腰細(xì)佩長垂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宣曲二十二韻
- 望高虛兩制,權(quán)重帶三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朱臺(tái)符學(xué)士關(guān)西巡撫
- 才高吐鳳欺黃絹,墨妙回鸞命碧云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諤師赴王寺丞召寫碑
- 憑高待把疏星摘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滿高林斜照,暝煙橫渚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瑞鶴仙·西風(fēng)吹暮雨
- 譽(yù)高青瑣闥,名動(dòng)紫云樓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致政龍圖給事吳公挽詞二首
- 登高正爾在高許,下視擾擾直塵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重九日中甫子云二兄會(huì)別龍山
- 碑高上與日月并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龜峰行
- 天高聽遠(yuǎn)語不酬,袖手翩然尋故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朱元晦
- 崧高漫說甫與申,道帝況有昭君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題陳季陵家巫山圖一首
- 高石限水不去,萬古斗怒何轟豗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桐柏觀三井龍?zhí)断聻槠俨?/a>
- 嘆高臥北窗,閑過五十,無說答形影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道醉鄉(xiāng)
- 但高高杜宇,不辦行纏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滿庭芳·空谷無花
- 高高況是興亡處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望高高、半山失卻,滿城風(fēng)雨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月高高、掛古城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唐多令·殘日下瓜洲
- 登高能賦最苦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齊天樂·蔣陵故是簪花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