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2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憑高訓武則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從齊武帝瑯琊城講武應詔詩
- 乘高騁鋭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鼓吹曲 漢東流
- 行高寧系俗,道勝不憂貧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任逵度支監嵩山崇福宮
- 日高行忽又別君,從此閉門誰可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代書寄趙宏
- 相高既不擁耒耜,方壯又不持戈鐔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麻姑山
- 論高知峻節,交淡見純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酬孫少述
- 天高風勁塵寰靜,佳節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采桑子·天高風勁塵寰靜
- 嵩高維岳,圖書之淵,西都二室三川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望海潮·嵩高維岳
- 憑高帳飲,照羽觴、晚日橫斜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芰荷香·遠尋花
- 秋高棲俊隼,夜深月影長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寶光廢塔
- 登高可羨少年場,白菊堆邊鬢似霜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白菊三首
- 登高唯北望,菊助可□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浙上重陽
- 樓高出楚塞,煙霽識巴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峽州陳廉秘丞三首
- 風高片帆疾,鉦鼓入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史館唐祠部江南西路轉運使
- 登高與行遠,余力尚桓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堯夫先生相招游夏圃
- 登高已可醉,四野青云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·窺梨卑枝垂
- 日高服示具,不敢逾門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二貧詩
- 嵩高女幾列左右,王屋大行來掌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壽安雜詩十首·靈山寺
- 嵩高萬仞蟠地中,海內眾山無與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功高意滿思東歸,韓生受誅不復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戲下歌
- 陵高諸象北,江白數峰西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登獻花巖芙蓉閣
- 城高望遠,煙濃草澹,一片秋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朝中措·時情天意枉論量
- 林高風有態,苔滑水無聲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山居雜詩
- 嵩高大有佳處,元在玉溪頭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賦德新王丈玉溪,溪在嵩前費莊,
- 上高城置酒,遙望舂陵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三奠子 同國器帥良佐仲澤置酒南陽故城
- 憑高吊古情無盡,空對西風數去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雁門關外
- 登高覽元化,浩蕩融心神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緱山置酒
- 登高覽舊都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峴山懷古
- 旻高識氣逈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侍筵西堂落日望鄉
- 陵高遲關近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將發石頭上烽火樓詩
- 樓高思共釣,寺遠想同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用韻
- 功高分虎節,位下恥龍驤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劍高無鳥度,樹暗有兵藏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重圍中逢蕭校書
- 樓高喧乳燕,樹密斗雛鸝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春暮
- 春高人易老,風雨閉柴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宵有感八首
- 日高丈五云猶宿,烏鵲已歸三哺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曉巡北圃七絕
- 憑高望遠深相思,手揮絲桐送斜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楓葉辭
- 天高星斗寒,更深鬼神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游簡寂觀
- 山高兮風寒,煙濛濛兮雨漫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紅巖感懷四首
- 句高耿耿橫虹霓,列星北斗不敢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憶神童歌
- 山高萬籟作秋聲,六月胡床冷似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栩菴以冰字韻求大風詩口占
- 日高丈五尚酣眠,心下無愁不管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盧隱居
- 徐高畫中多畫魚,鼓鱗揚鬣今為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畫魚者
-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,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登高遠眺望,魂神忽飛逝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悲憤詩
- 云高火落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門舞
- 路高山里樹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詩 二十
- 曲高大夏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宗廟歌 昭夏
- 雪高三尺厚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正旦上司憲府詩
- 名高六國共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傷王司徒褒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