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筵上詩題共筆床,罇前酒興話高陽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錢秘監與邊諫議南宮同直贈答
- 常被松聲迷細韻,急流花片落高岑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陳洗馬山壯新泉
- 未免簿書勞利刃,省貪煙月縱高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秘閣朱員外知復州
- 井上梧桐是妾移,夜來花發最高枝。 -- 出自唐·張窈窕·春思二首
- 前輩歌詩惟翰林,神仙老格何高深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贈李粲秀才(字輝用)
- 細韻颼颼入骨涼,影兼巢鶴過高墻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松
- 風動水光吞遠嶠,雨添嵐氣沒高林。 -- 出自唐·馬湘·登杭州秦望山
- 槐影參差覆杏壇,儒門子弟盡高官。 -- 出自唐·馮道幕客·題酒戶修孔廟狀
- 曉日青山當大海,連云古塹對高樓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登福州南澗寺
- 良匠用材為塔了,神光寺更得高名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福州神光寺塔
- 想應自得煙波趣,又何心、顯職高官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·溪山如洗雨才乾
- 藕絲嫩織仙裾薄,按霓裳、一曲高歌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贈歌者馬桂香
- 月中對鶴吹洞簫,露水琤然落高樹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夜過蒼墩江隱居
- 扶持日進無為道,現神光、金色高噴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風入松·陰陽爻變坼乾坤
- 罄色空都泯,魄纖魂圣,地厚天高遠透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瑞鶴仙·煉丹成數究
- 玉浪銀波別景致,瓊濤朱溜作高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定風波·昔日嘉山第一程
- 憑方知、惺惺容貌,這般形狀出高窮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八聲甘州·處清涼界
- 朱雀騰云方出眾,青龍駕霧得高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放逸真閑攄雅致,詩詞不寫自高吟,這回撈出水中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浣溪沙 詠筆
- 醮緣感應仗高真,昔年曾有劉高尚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踏云行 時辛酉歲仲冬十有二日,經過大原宅
- 今日文山去也,設貧會、無論卑高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示門人,令往文登設貧
- 天賦多能,縱橫業擅,策量天地高低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滿庭芳 贈侯伯通善算法
- 兩椽茅屋對青山,初不羨、入云高弟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鵲橋仙·調羹粉桂
- 惜花人老情緣在,云屏晚、銀燭高張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風入松 觀燈下半開杏花
- 但極目朝陽,清光萬里,阿閣送高翥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摸魚兒 次韻謝張古愚(原作謝張思古據景元
- 雪霽瓊樓,春生瑤席,容我故山高宴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放棹滄浪
- 對雪無舟,泛舟無雪,不遇并時高潔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十載燕山
- 卻挽翩翩飛袂,東望赤霞晨氣,高處訪三神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水調歌頭 強村叢書校元刊此山先生集本
- 城南城北多新墓,日落啼鴉滿高樹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己酉清明
- 女史尚書供甲令,玉妃明日祀高禖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山盡回頭人不見,齊云何日貯高樓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新市雜詠
- 倚欄看劍劍如虹,豪情難自譴,高唱大江東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臨江仙·憶詩酒琴棋消永日
- 二浙奧區期惠化,三吳佳致悅高情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賜王欽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韻
- 主人苦留留不住,為君采菊登高臺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
- 一朝云雷起屯厄,揮刃脫縛揚高眉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平陵東行
- 微施姜桂猶清真,未下鹽豉已高貴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莼羹歌
- 貪與王陽一局棋,虎林白日任高低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送王覺往東方紅農場
- 下筆便為齊物論,大家命酒且高歌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聽吳畢聞講杜詩今夕行因郊釋子偈體成一絕
- 洞里清溪可泛舟,入觀洞府出高丘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真仙洞
- 運海摶風當振翼,任是青天更高碧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緝書齋
- 堪笑范增無異識,不能令主事高皇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讀項羽傳二首
- 杳杳云山不知處,夕陽頻上最高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遠
- 遙識使臣興感地,浮云長映最高樓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安陸王工部郡圃早春
- 新結禪菴當小齋,見山何必上高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過紫嵩菴
- 解郡西歸疾有痊,洛臺分籍養高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吳侍郎和沖卿寄來詩二首
- 老僧山中嫌月窄,夜夜獨上高高臺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白云庵七首·明月臺
- 江上聊游我未能,羨君長醉臥高亭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醉眠亭
- 洞庭五百里巨浸,衡岳七十二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黔陽王令詩五絕句
- 百年梁柱出公族,外間國子中高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
- 一片蘆帆楚江岸,新春蓑笠候高梔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夔師楊校書解印還鄉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