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高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攜筇更登月山椒,嶙峋怪石高玲瓏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陽
- 奫淪巨浸吞萬派,淫預杰立高崔嵬。 -- 出自宋·元勛·題白帝廟詩并序
- 結亭故事重牛出,領略匡廬高更高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南康守韻
- 大窠數尺迸崖縫,小者四五高低攢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馬肝峽石形與色皆如馬肝迸出峭壁之上予觀
- 天公不叱困仆地,掀髯弄爪高曲肱。 -- 出自宋·張積·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
- 柳南矯矯蛟龍騫,古詩古文高入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
- 敵窺淮漢蹂兩川,君相不得高枕眠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
- 忘機故把直鉤釣,適志何嫌高揭竿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探釣臺
- 足尊天子朝靈臺,烏用此城高崔嵬。 -- 出自宋·趙瞻·魏文侯城
- 提攜萬里到嶺表,尤物自得高人憐。 -- 出自宋·折彥質·觀汪丞相所藏崔白畫羅漢
- 暮天涼雨急霏霏,十二巫峰高復低。 -- 出自宋·鄭玠·潮陽東山
- 取詩須取杜正傳,尋到岑參高適邊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呈趙蹈中
- 參軍過我夷白庵,為言廊廟高巖巖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謝從義參軍自京還言危中書見問且訝無書因寄
- 水光鏡凈山亦佳,目送云帆高百尺。 -- 出自元·成廷珪·長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
- 冢頭草,鳴寒蛩,薶文瘞筆同高風。 -- 出自元·錢惟善·篆冢歌(有序)
- 奇兵間道絕歸路,可憐白骨高如山。 -- 出自元·吳訥·破紅巾
- 料想春風得意,醉眠韋杜最高樓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滿庭芳 送張譯史樂州秩滿歸代方驛史作
- 講經臺我聞謝長須,翻經筑高臺。 -- 出自明·古春蘭公·靖安八詠
- 登樓望山一舒嘯,銀屏玉案高崚層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春雪敬亭用前韻再答
- 潮回沙岸漸闊,云凈山蜂更高。 -- 出自明·郭武·江上即事(二首)
- 勛名豈數七十戰,至今邊卒高枕眠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雪山歌奉寄彭太保
- 據床拂袖奮逸響,叩商激羽高梁上。 -- 出自明·黃姬水·聽查八十彈琵琶歌
- 河傾昆侖勢曲折,雪壓泰華高崔巍。 -- 出自明·焦竑·石鼓歌(閣試)
- 收藏圖書家若府,下者秦漢高華勛。 -- 出自明·李存·美葛子熙
- 龍洲沙平萬馬集,草中白骨高于坻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憶昔行美達監州
- 水亭入夏薰風來,鏡里荷花高下開。 -- 出自明·劉泰·題戴文進西湖圖
- 制敵若在弓矢間,鳴條牧野高于山。 -- 出自明·陸居仁·楚人弓
- 重巖磅礴啟三洞,下為邃室高為樓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善權洞
- 子陵不遇劉文叔,釣臺未必高云臺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題米南宮云山圖
- 江空水落寒無波,倚天赤壁高嵯峨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赤壁圖為胡允中賦
- 岷峨崗脊來蜿蜒,青城一峰高插天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長江霽雪圖
- 念欲且息不得息,兩胥掖我高于肩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日出入金門行
- 珠簾十二中間卷,玉剪一雙高下飛。 -- 出自明·時大本·白燕
- 青青千里草如霧,兀兀當涂高踞虎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梁父吟
- 藜羹不充出無驢,況望宦達高名譽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周玄初祈晴詩
- 城西草堂湖水頭,清沙白石高堂幽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湖上歌
- 趙氏璧玉連十城,石家珊瑚高數尺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韓蘄王花園老卒歌和吳淵穎
- 玉柙珠襦寒雨中,金罍寶瑟高堂上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青溪道士吟留別京邑諸游好
- 東山笑起徒為侶,乘時莫負高陽池。 -- 出自·王偁·將進酒·故人手持金屈卮
- 馬啼歸去踏芳草,風流不減高陽池。 -- 出自明·王貞慶·春日偕蘇一(平)蔣五(忠)沈一(愚)游劉
- 世間神品吾所遇,沈老舊藏高克明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許道寧秋山暮靄圖
- 衣酬獻著交情,佩劍終縣見高誼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賦季子祠
- 紫綃衣袂青霞裳,綠髻如云高一尺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送蔚教授歸襄陽分題得解佩渚
- 欲求昔人棲隱處,發興況有高僧同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
- 鄉夢偏驚欹枕時,鄉心怕到高樓上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豈知白首同夜直,臥看椽燭高花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西山(并敘)
- 雨聲颼颼催早寒,胡雁翅濕高飛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雨嘆
- 一上一上又一上,一上直到高山上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登山
- 世人不知徒悲傷,強為筑土高岌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居原塔
- 但見勛書鼎鼐,誰知道、名列高仙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滿庭芳·威徹冰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