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骨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坐想高風(fēng)清入骨,沈吟佳句健生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伯常自噸州見寄
- 逮於易簀辰,皮骨余崆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不疑送虜使還道中聞鄰幾圣俞長逝作詩哭之
- 野蔓有情縈戰(zhàn)骨,殘陽何意照空城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岐陽三首
- 煙花藏落景,山骨露清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九月晦日王村道中
- 亭堠何摧兀,暴骨無全軀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莫怪楚吟偏斷骨,野煙蹤跡似東周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咸陽懷古
- 成連與瓠巴,枯骨悲荒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宵辭
- 一醉高寒清到骨,四無塵滓月當(dāng)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鳳簫閣翫月四首
- 草廬道人貧徹骨,一廬瀟灑空無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丹樞先生草庵
- 今夕幽人換詩骨,花月即是詩衣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賞梅感興
- 水清偏見梅花骨,筆下一溪寒浸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(bǔ)之三昧賞之以詩
- 打破混沌揣出骨,拈起芥子貯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(zèng)城西謝知堂
- 竹樣精神梅樣骨,況君梅竹在胸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(zèng)藍(lán)琴士三首
- 恨不斬官頭,剔骨取肉嘗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(zèng)周宗道六十四韻
- 黃沙渺茫茫,白骨積荒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但見荊棘叢,白骨翳寒籜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東昌有感
- 何時(shí)上疏乞骸骨,寄聲先遣雙飛鳧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
- 但見灌莽間,顱骨成崆巃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嗟吁千載下,枯骨空專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退潮觸泥沙,顱骨空嶙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坐令霜雪間,朽骨生陽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(zèng)柯遂卿一首(并序)
- 廢壘秋風(fēng)銷戰(zhàn)骨,荒郊夜雨泣冤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謙上人秋興(六首)
- 忍見胡沙埋艷骨,休將清淚滴深杯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櫻花落
- 惜哉千童子,葬骨于眇茫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蒲門戍觀海作
- 今人地藏古人骨,古人花為今人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吳苑思
- 九華山叟驚凡骨,同到蓬萊豈偶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依韻次(一作酬)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
- 章江未覺清澈骨,西山一帶寒煙開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合流遇潘子真,出斯文相示,因置酒。子真,
- 須知一種埋香骨,猶勝昭君作虜塵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宮人斜
- 古人無歲月,白骨冥丘荒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蜀城懷古
- 銘肌非厚答,肉骨是前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下第上薛侍郎
- 文章似揚(yáng)馬,風(fēng)骨又清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贈(zèng)何兆
- 亂流公莫度,沉骨嫗空嗥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箜篌
- 天產(chǎn)英雄,封侯骨相,才氣千人敵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池塘風(fēng)暖
- 分明姑射神仙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憶秦娥·瑤臺(tái)月
- 香芽嫩蕊清心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屏島精神,潭溪骨格,鍾作名門華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齊天樂·天開圖畫江山秀
- 風(fēng)吹絮雪愁縈骨,唳灑縑書恨見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回文
- 尸喪狹谷中,白骨無人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企喻歌
- 嘉眉邛蜀,侍郎骨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蜀選人嘲韓昭
- 山生紺篛奇無骨,洞隱金丹顯有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無骨篛
- 太湖萬穴古山骨,共結(jié)峰嵐勢(shì)不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
- 何況削發(fā)冷入骨,草屨不畏冰雪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日送暹上人
- 老稚四十萬,瘦骨生壯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諷寺丞赴青州幕
- 北風(fēng)如刀割寒骨,谷已成囷不倉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續(xù)永叔歸田樂秋冬二首
- 磔髯露老節(jié),斫骨點(diǎn)寒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六垂崖鞭
- 征途履以足,侵骨寒於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周仲章太博之鉅野
- 天馬萬里行,筋骨在蹄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答宋中道
- 億億萬萬載,筋骨非玉堅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蔣秘別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羅拯十年始見之
- 瘦峰削出嵩華骨,虛竅鑿破蛟螭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胡公疏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
- 仲尼著春秋,貶骨常苦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滁州歐陽永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