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7個字的詩句
鞭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家僮愕視欲先鞭,櫪馬驚嘶還屢顧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
- 青衫烏帽蘆花鞭,送君歸去明主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人赴舉
- 野云芳草繞離鞭,敢對青樓倚少年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黃鶴驛寓題
- 有客騎白駒,揚鞭入青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氏園
- 佛子出延客,投鞭步長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宿法惠寺
- 歸路塵埃嬾著鞭,北窗仰枕碧云天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自衛還徐憩永城王氏園
- 詩景紛拿且按鞭,壞橋危磴已鳴泉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安福縣途中作
- 少年去去莫停鞭,人生萬事由上天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邯鄲宮人怨
- 笑問并兒一舉鞭,亦逢佳景暫留連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圣泉寺
- 北上郊原一據鞭,華林清集綴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巳日瑞圣園錫燕呈諸同舍
- 馮生敲鐙袖籠鞭,半拂垂楊半惹煙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馮燕歌(一作沈下賢詩。據唐音統簽云:
- 雷公推車電施鞭,飛騰九澤舞百川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復古大雨
- 送行出郊岐,揚鞭從此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
- 壽酒行當舉,歸鞭不可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才元守廣軍歸成都覲省
- 瘦馬長途懶著鞭,客懷牢落五更天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榆社硤口村早發
- 含笑聽猿狖,搖鞭望斗牛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李明府之任
- 蹇步徒相望,先鞭不可親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柳震歸蜀
- 安得同門吏,揚鞭入后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黎兵曹往陜府結婚
- 年少好風情,垂鞭眥睚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淮南將
- 少年足風情,垂鞭賣眼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雜曲歌辭·少年行
- 下箭朱弓滿,鳴鞭皓腕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華清宮和杜舍人
- 愿騎白鳳玉為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膝下紅金不暖
- 好是一鶚秋風,鞭云駕霧,去作龍門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謠/念奴嬌
- 牧卒殊不顧,抱鞭入民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逢牧
- 日暮卒醉飽,枕鞭當路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逢牧
- 黃衫烏巾驅舉鞭,經險就易將及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楊之美盤車圖
- 莫羨沙路行,金鞭馳裊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汴堤鶯
- 俠客重周游,金鞭控紫騮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紫騮馬
- 宋隕知難及,秦鞭似弗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不向紅塵浪著鞭,唯求寡過尚無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自訟吟
- 不向紅塵浪著鞭,殊無才業合時賢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壽安尹尉有寄
- 款段尋山不著鞭,每逢佳處且周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游玉泉
- 卷懷經笥袖名鞭,千載陰何暗結緣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拜先外舅墓坐雨用趙景文韻二首
- 笑席平交等,名鞭夙許長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董帥干二首
- 留以裕厥子,著鞭飽諳歷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陳孔晨錄鄞學任滿西歸
- 約束蜀兒采馬鞭,蜀兒采鞭不敢眠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露青竹杖歌
- 爭愛大家把此鞭,祿山入關關破年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露青竹杖歌
- 駿馬金鞍白玉鞭,宮中來取李延年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漢宮詞三首
- 云端峣闕下呼鞭,采樹遙分坐狄前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元夜觀正陽錫宴
- 九州英雄爭著鞭,黃星午夜照中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梁父吟
- 歸馬骎骎不受鞭,晚霞如畫照晴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歸馬二首
- 既系海若頸,又鞭江胥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蘇翰林送黃師是赴兩浙
- 奈予不自量,痛鞭而疾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蔡彥規
- 白馬羽林兒,揚鞭薄暮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韓將軍還邊
- 橫簪刻玳瑁,長鞭錯象牙。 -- 出自魏晉·張華·輕薄篇
- 日暮河橋上,揚鞭惜晚暉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游俠篇(一作俠客行)
- 龍鳳金鞍軟玉鞭,雪花光照錦連乾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疇昔追風幸執鞭,詞場好在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湯丞相帥會稽
- 看聯翩、四輩金鞭,長楸承受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升天行乘赤霧,鞭鸞轍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