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14個字的詩句
鞭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誰言后代無高手,奪得秦皇鞭鬼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荊幕孫郎中見示樂府歌集二十八字
- 仍嫌眾里嬌行疾,傍鐙深藏白玉鞭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春游曲
- 回首無人寄惆悵,九衢塵土困揚鞭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憶釣舟
- 漢江山色秀蒼煙,山擁江光入馬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曾元恕太祝赴漢陽監征
- 幾寸燭花催餞席,數程柳絮撲歸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席上走筆贈別李子先
- 馬躍春風歸里巷,蘆花爭看一行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紫微舍人宋公愛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詩以紀盛
- 九秋鴻雁方遵陸,萬里驊騮始下鞭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劉莘老贈王圣美三子侄補試太學聯中高等
- 人生窮達后愚賢,宦路何妨小著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吳子隆節推之官信州五首
- 理窟扣君彌入域,生涯憐我欠加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常粹俞君任二首
- 虎兕向來甘曠野,驊騮寧復待揮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常粹俞君任二首
- 經叟儻可作九原,畫我草履麻為鞭,經掛牛角群牛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高夢錫指牛圖
- 時情合退羊腸步,宦路難加馬腹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酬俞君任
- 補袞工夫舊荷橐,承流政績暫蒲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鎰韻呈楊侍郎
- 羨君身健須如漆,萬里亨衢穩著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復程平叔
- 商俗均沾傅巖雨,中行羞死繞朝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又悼石湖老人
- 高燕況叨瓊作醴,凡駘底稱玉為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楊侍郎召飯再用韻
- 芳菊江蘺泣冷煙,秋風秋雨老行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邵馬勾二首
- 骕骦齒健嘶風去,更敢披頭重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清泉館
- 市橋墩萬縷森森柳,玉勒錦韉快鞭走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范秉彝
- 匪晚南歸施有政,也應示辱用蒲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寄范郎中
- 若無大故休遐棄,唁我何方早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寄孫修撰頃法同舍訝予多忘有見過之意
- 傳書燕足徒虛語,強學山公醉舉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思歸
- 漸入清和宜枉駕,坐邀勿訝亟揮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愆期
- 久困監車思仰首,如蒙贈策勝金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再寄孫文
- 駑駘失主無光彩,遐想騏驎受玉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再寄
- 霜風落葉小寒天,去客依依馬不鞭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季平道中四絕
- 塵緣咄咄魚吞餌,勝呈堂堂駒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與老禪諸上人同游鼓山靈源洞
- 管城自有封侯相,得路功名且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陳穎仲赴省闈
- 絕知勝境外塵躅,誰可浪得麻姑鞭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書城中與梅公澤邵公序
- 看著行春驅五馬,絲絲垂柳拂長鞭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贈李西臺
- 半刺風流雅好賢,幽導同舉蔡經鞭。 -- 出自宋·曾惇·次洪景伯韻
- 生靈涂炭帝興憐,攬轡公應原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鄭吏部出使二首
- 送客天臺不上船,東風款段喜揚鞭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楊子寬還臨安寄錢處和
- 安得小舟民銜尾,風檣激箭不須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邢子友
- 俱在目中渾可樂,何妨時復一揚鞭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凌歊臺六首
- 怕逢俗客慵開戶,欣慕前賢愿執鞭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朱世同韻
- 青云有路平如砥,公等應須早著鞭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余以前年五月八日到官今年又于此日去郡同僚
- 暫歸莫負重來約,未及春風便著鞭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詩勉及門赴海棠之約
- 一室蕭然余棐幾,平生用處只蒲鞭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送鄭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
- 洞中龍老不知年,榮隱先生穩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一日尚能千里駕,此間老驥不須鞭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李判官見贈
- 吉音一紙疾郵傳,白帝城頭勸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費文達除夔漕作此賀之三首
- 九關上羾須臾還,以氣為馬不用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登無為冠鰲亭分韻得山字
- 吹寒固自乏暖律,使物又恨無神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宋才夫作詩自言作縣之況以冷官為可樂戲用韻
- 早知行路難如此,何似修涂穩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涂中雜興
- 舟移岸曲人爭先,牽騾束貨行揮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戚仲騾綱圖
- 錦囊重睹忠義像,再拜恨不為執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隆興改元初余為永嘉監倉時登忠義堂睹顏魯公
- 銜花百鳥未忘物,露地白牛誰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隨公
- 去年趨召叨同傳,今日求閑愧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德老觀文東歸
- 捫蘿騰身上苔磴,往往歡呼爭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