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平生所慚今不恥,坐對疲氓更鞭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子由
- 掃除詩書誦法律,投棄俎豆陳鞭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宣勸不辭金碗側,醉歸爭看玉鞭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燕射
- 因行過我路幾何,愿君推挽加鞭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顏復兼寄王鞏
- 吏民哀我老不明,相戒毋復煩鞭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劉涇
- 漁陽突騎邯鄲兒,酒酣并轡金鞭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
- 塞北虜郊隨手破,山東賊壘掉鞭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河陽石尚書破回鶻、迎貴主、過上黨射鷺鶿,
- 學道功賒歲月馳,平居自笑著鞭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笑
- 何時夜出五原塞,不聞人語聞鞭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
- 本借微風欹帽影,卻乘新暖弄鞭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乍晴出游
- 澹日向人供帽影,微風傍馬助鞭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朝天門繚長堤至劉侍郎廟由小西門歸
- 綠樹啼鶯窺帽影,畫橋飛絮逐鞭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季長書追懷南鄭幕府慨然有作
- 上天何曾有官府,鸞鳳日日遭鞭撲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蔡子驤用蔡子駿韻
- 王程書使前期促,他日應知舉鞭速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蓚縣劉主簿楚
- 南鄭侯家醉落暉,東關陌上著鞭歸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巴州楊使君
- 民生正自不愿材,可乘以車可鞭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對酒歌答謝公靜
- 煩刑弊法非公恥,怒馬奔車忌鞭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羨君不出心自如,北潭秋水多鞭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孫樸
- 劉根夫婦俱有道,去日饒君著鞭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內
- 重爵厚祿那自欺,坐看敗肉加鞭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四牧圖戴嵩畫
- 淮甸月華欹枕靜,秣陵春色按鞭遲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讀種先生丁密諫詩
- 親呼令長囑赤子,勿貪榮利窮鞭苔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任絲管喧闐,貂禪赫奕,更七姓鞭絲醉裊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詠慈仁寺古松壽紀伯紫
- 誰道乖龍不得雨,春雷入地馬鞭狂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竹十一首
- 一旦天書選舉,云霄路、快著仙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武當降筆 依托辛天君,見嗚鶴余音卷
- 日斜鳴蹕不可駐,未就引去如鞭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薛九公期請賦山水字詩
- 忽遇嫦娥蒙一盼,桂花未敢著鞭先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月下對白菊
- 祭罷土龍春雨慶,穩騎秧馬一鞭斜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買田潼溪
- 聒聒庭中爭曲直,紛紛筆下判鞭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雪走筆呈李宣城三首
- 眼看齊相不六尺,太史猶忻事鞭策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曾樞密
- 憶我茅廬欹枕處,當君驄馬著鞭時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韻和酬
- 平生為政學魯論,愛民如兒少鞭撻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孟信州去矣行
- 若智若癡人總笑,夕陽空裊吟鞭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臨江仙·滿路紅塵飛不去
- 聞道朝廷卻苞篚,更無方鎮進鞭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乙丑元日口號十首
- 得雨與秧晴亦好,舊冬猶有未鞭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節物人家俱插柳,霽華田舍可鞭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宋侯三首
- 幸際龍飛策士年,靈巖仙水執鞭先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鄉守趙計院鹿鳴韻
- 臺歷傳聞兩建寅,放燈時候始鞭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臺歷
- 輦下銀袍似堵墻,名涂個個著鞭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赴省諸友·卓怡丈
- 村人露肘捉頭來,背似土牛耐鞭苦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捉船行
- 香起荷灣停棹飲,絲垂柳陌約鞭行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越中言事二首(咸通八年瑯琊公到任后作)
- 舉族何辜同刈草,后人卻苦論鞭尸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伍公祠
- 趨役少遲,場吏大怒;騎馬入草,鞭出灶戶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臨場歌
- 隴種健兒須如棘,幼事秦府持鞭靮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贈王先生
- 世路狐貍正急賢,并游長恐著鞭先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張柔直知郡挽詩二首
- 寂然無復一念邪,那有黃冠下鞭鐵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自敘三首
- 始具杯盤來送臘,又簪幡勝去鞭春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郭教授立春除夜之作二首
- 勸農使君軟語多,莫待官儂費鞭策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次韻翁士秀雪再作
- 要知憂樂自相形,天馬抬頭見鞭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自拋渡未嘗驚恐次公安舟為疾風倒吹幾不能返
- 騾行迢遰風蕭颾,倦來誰復鳴鞭梢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戚仲騾綱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