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鞭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豈不知系匏,而固辭執(zhí)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安步穿芒屩,長(zhǎng)驅(qū)斷蠟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再次前韻
- 西南一柱力擎天,笞鳳鞭鸞下散仙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方立義方曾在詩
- 紺宇欣留屐,炎官快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陪昆山邑游慧聚寺詩
- 往問頻夫子,何妨試著鞭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楊侍禁寄頻黃二公二首
- 依隨行坐閒,呵叱加笞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憐貓示內(nèi)
- 化佛示持帚,仲尼稱執(zhí)鞭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(dān)水施僧況歸命
- 君謀適不用,虛贈(zèng)繞朝鞭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徐秀才
- 兒曹相鞭以為戲,翁怒鞭人血流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有感三首
- 船中客覺天未明,誰家鞭牛登隴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海州道中二首
- 豈無病羸馬,泥滑不勝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日獨(dú)酌懷榮子邕
- 想子其下兮,鼓圣濤而鞭蛟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惠別
- 落日照原隰,晚風(fēng)吹客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離陳至華西
- 生棄父母養(yǎng),士得執(zhí)以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僧自總
- 功名第遲速,強(qiáng)飯且加鞭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張仲良二首
- 一雪蹉跎,蹇驢不載吟鞭去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點(diǎn)絳唇·一雪蹉跎
- 誰能借留侯箸,著祖生鞭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八聲甘州·問紫巖去後漢公卿
- 便當(dāng)擊楫中流誓,莫使鞭為祖逖先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金陵章侍郎
- 夕陽鴉點(diǎn)城門閉,堤上鞭垂萬柳絲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池州覽亭
- 何事苻堅(jiān)太相小,欲投鞭策過江來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東晉
- 如訪平戎最長(zhǎng)策,不徒鞭馬為詩忙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人游關(guān)右
- 亦思賡和禮所尚,疲駑鞭撲隨驥{左馬右錄}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春日懷詹梁
- 英妙奔前轍,吾衰懶后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政坐聰明誤乃翁,昔將鞭影戲兒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癸卯元日
- 傲睨駐鞍轡,不忍驅(qū)以鞭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長(zhǎng)安城中一掌地,顛倒鞭鞚隨裳衣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
- 神女收云清客夢(mèng),羲和鞭日慰民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喜晴
- 靴衫束帶兩分行,七寶鞭擎呈內(nèi)庫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五里橋西楊柳路,可能鞭馬復(fù)來無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送席二
- 著書天豈易乎云,不自鞭心不策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郡齋與濟(jì)叔薰卿論文
- 成敗是非今有底,忍將鞭樸作威顏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郡齋戲句
- 年華經(jīng)幾日,日日掉征鞭。 -- 出自唐·高蟾·道中有感
- 豈能無樸教,不過示蒲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吾聞渥洼種,墮地不須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歲除即事十首
- 尉佗故秦吏,堪執(zhí)酂侯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登城五首
- 明時(shí)各遂飛潛性,去矣鞭鸞碧落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餞鄉(xiāng)守宋監(jiān)丞二首
- 何曾拔薤本,亦不用蒲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曹守司直二首
- 雪鬢吾還笏,霜蹄汝著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德甫侄省試
- 儻有登臨約,甘為子執(zhí)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游水東諸洞次同游韻二首
- 忿懟及韓駟,荒唐入郢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樂毅
- 而公下劈箭,如駔駿得鞭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
- 已持蘇老節(jié),更著祖生鞭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所種竹鞭盛行
- 驅(qū)馬下遙川,殘陽促晚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什邡道中
- 翰墨多推轂,功名早著鞭,風(fēng)行青草外,春到白鹽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挽李漕二首
- 雨犍力不齊,手胼後者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漩口
- 驢何鈍,奴何癡,前掣后鞭趣使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洪崖圖行
- 東風(fēng)染芳碧,更著尋春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山行紀(jì)事
- 聞珂自蹀躞,不要下金鞭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白馬
- 魚龍潛逃科斗匿,殊耐鞭杖非窮民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打冰詞
- 和裙穿玉鐙,隔袖把金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馬上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