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在第7個字的詩句
面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此來不見文殊面,多謝巖花慰我顏。 -- 出自宋·徐銳·妙相寺方丈
- 忽地驚雷過溪面,連天吹雪下山頭。 -- 出自宋·徐慥·瀫波亭
- 陰功周邑境,南面固宜然。 -- 出自宋·許尚·華亭百詠·姚將軍廟
- 青山露出本來面,白雪消融清凈身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雪后
- 淡交從古少,冷面對人難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閑居雜興十首
- 梅花不識春風(fēng)面,野水相平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湖外泛雪
- 倚欄紅粉如花面,不見巫山空暮云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齊云觀
- 潛想舊時紅粉面,落花風(fēng)里步香塵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青溪
- 柳如眉黛花如面,聞是青溪一小姑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青溪姑
- 但笑紅霞映池面,不知嬌面早先丹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誰將醉里春風(fēng)面,換卻平生玉雪身。 -- 出自宋·楊平洲·紅梅
- 倚闌紅粉如花面,不見巫山空慕云。 -- 出自宋·楊修·齊云觀
- 潛想舊時紅粉面,落花風(fēng)里步香塵。 -- 出自宋·楊修·青谿
- 盥颒半生塵俗面,要離仙仗翻云旗。 -- 出自宋·楊祖堯·題漱玉軒
- 路回灘流淙,灑面散雨雹。 -- 出自宋·姚辟·游山門呈知府大卿
- 此心與山違,對面若掩目。 -- 出自宋·葉三錫·盛氏銜翠軒
- 豈無平生友,對面險太行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杜少陵贈衛(wèi)八處士韻別秉國
- 玉骨輕勻鉛粉面,霜紈薄襯素羅襦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孤雁
- 一泓寒玉境,四面翠微屏。 -- 出自宋·俞昕·襲菊巖房清境堂即事
- 不見當(dāng)年謫仙面,空馀春柳典型存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王待制游東坡留題十一絕
- 把盞有山來酒面,憑欄無路到愁邊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繡川驛揖秀亭次張明府韻
- 侵衣梅溽雨,吹面麥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衢右道中
- 平生不識巫山面,今日巫山到眼傍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夔府王待制寄示巫山圖
- 畫圖三挹春風(fēng)面,豁得平生俊氣無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泛五湖游東山圖
- 恰似玉兒初識面,朱唇蘇頰總相宜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乙未詠梅
- 綠波乍識紅妝面,未忍輕將比六郎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書紅香堂壁
- 元祐明公孫,對面想宿昔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送李省元周輔
- 軒窗五月涼,四面繞修竹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分題得莫氏荷池
- 一觀煙霧南山面,從昔名坡信厚誣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到房山交代招飲四首
- 羊腸路百轉(zhuǎn),當(dāng)面一蹲石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大石
- 江南人稱在覿面,足以慰予疇昔念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董顯叔韻
- 書來誨語如親面,別后光陰嘆轉(zhuǎn)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韓元吉可止齋
- 風(fēng)平雨細無皺面,浥浥寒漪清客暑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渠江渡
- 仰止騷壇方北面,不堪官事蠹書魚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閭丘資深轉(zhuǎn)運判官送張同年韻
- 正爾不堪塵滿面,為君何惜酒隨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韓倅滄浪亭韻
- 千峰插碧繞江面,兩石中分銅鐵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銅鐵堆
- 疇昔聞名未識面,對之頓解憂心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蜀海棠
- 莫欺蘚眼蒼苔面,曾伴昭明識蔡妃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梁金華宮石
- 清渟酒瑩紅螺面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次韻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
- 雨送清香浮酒面,泉飛幽韻透城隅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題新定紅渠閣
- 雨漲瀑泉添岳面,晚晴春草帶潮痕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同孝叔游蕭灑亭
- 風(fēng)花飄搖落杯面,漱齒澆胸如嚼冰。 -- 出自宋·張積·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
- 茅屋臨江上,四面惟柴荊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十二日出城見隔江茅舍可愛
- 新詩宛見故人面,思入江山氣象雄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次施彥執(zhí)韻
- 慈恩論契肯隔面,草堂枉駕欣解頤。 -- 出自宋·張縯·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(fēng)二十五韻
- 波光磨不盡,鏡面絕纖塵。 -- 出自宋·張堯同·嘉禾百詠·水心亭
- 春風(fēng)笑隔荷花面,面對荷花更可耿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采蓮曲
- 寂寂寒煙生水面,白鷗飄柰此月明何。 -- 出自宋·張?zhí)N·西湖清明
- 群花相倚啼妝面,苦不催晴怨懶鶯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雨中過陸家園
- 濺珠忽尋丈,灑面寸尺咫。 -- 出自宋·趙觀復(fù)·大滌洞天留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