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8個字的詩句
隔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雞聲共鄰巷,燭影隔茅茨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鄰居齊六司倉
- 胡麻兼藻綠,石髓隔花香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,男削發,黃黃冠,自以
- 牛羊下山小,煙火隔云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玉山村叟屋壁
- 夜火臨津驛,晨鐘隔浦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陸贄擢第還蘇州
- 何如南海外,雨露隔炎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賦得池上雙丁香樹
- 相思東北望,燕趙隔青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安都秀才北還
- 戎城去日遠,漢使隔年多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蕭常侍北使
- 舞衫招戲蝶,歌扇隔啼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陪郭常侍令公東亭宴集
- 鹿聚入田徑,雞鳴隔嶺村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初黃綬赴藍田縣作
- 寤寐怨佳期,美人隔霄漢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秋夜作
- 海氣蒸云黑,潮聲隔雨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晚入宣城界(一作春江晚行)
- 幽懷念煙水,長恨隔龍沙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綠田通竹里,白浪隔楓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樂平苗明府
- 橫吹催春酒,重裘隔夜霜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塞下曲
- 帶雪半山寺,行沙隔水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鄂州張別駕襄陽覲省
- 颼飗傳細雨,嘹唳隔長云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夜聞回雁
- 巫峽通湘浦,迢迢隔云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若問無心法,蓮花隔淤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同苗發慈恩寺避暑
- 空花對酒落,小翠隔林新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宴伊東岸
- 白云當海斷,青草隔淮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新城戴叔倫明府
- 江帆沖雨上,海樹隔潮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別駕赴晉陵即舍人叔之兄
- 花洞晚陰陰,仙壇隔杏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云陽觀寄袁稠(一作元陽觀寄元稱)
- 片帆通雨露,積水隔華夷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作李益詩)
- 五更離浦棹,一夜隔淮砧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宿淮陰水館
- 憑高聊一望,鄉思隔吳門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禪智寺
- 念故人、何處水云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孤鸞·天然標格
- 正廣寒宮殿人窺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踏歌
- 彩障成云母,丹墀隔上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云母屏風隔坐
- 始看還近侍,遽此隔重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云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
- 謾數過籬筍,遙窺隔葉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閑居
- 憶昨臨湍水,寧知隔夜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南陽謝紫微挽詞三首
- 十月補王畿,受代隔歲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史尉還烏程
- 應同羊叔子,緩帶隔囂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端明知河中府
- 晴云嗥鶴幾千只,隔水野梅三四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華亭
- 煙昏青櫟道,風急隔溪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五云際鍾
- 偶將眼趁蝴蝶去,隔水深深幾樹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京師逢賣梅花五首
- 水鳥傍人煙,河流隔桑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霽登周王城
- 音塵能見問,誰道隔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陳秘校見寄
- 沖風燕子衍泥去,隔樹鵓鴣嗔婦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劉原甫復雨寄永叔
- 吐涎出溪滑,吹腥隔林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龍隱潭
- 亂山歸四隱,舊墅隔三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洛南周寺丞
- 田收野更迥,墟里隔煙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田人夜歸
- 霧氣橫江白,雞聲隔岸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早渡長蘆江
- 車馬去何疾,回顧隔山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平叔道傍竹
- 飄階隕葉聲凄若,隔幕孤燈夜寂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宋次道奠石昌言舍人
- 未能照我庭,團團隔東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遲月
- 乃知窮困同草萊,隔歲焦枝有時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三月二十五日喜雨
- 曾非遠城郭,寂爾隔囂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甘露寺
- 揚鞭動悲吟,復恨隔高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吳正仲廣德路中見寄
- 雖欣承白雪,終恨隔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鄭讎校內省眺矚思鄉懷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