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在第3個字的詩句
陶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一從陶令評章后,千古高風(fēng)說到今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詠菊
- 笑殺陶淵明,不飲杯中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嘲王歷陽不肯飲酒
- 臥讀陶詩未終卷,又乘微雨去鋤瓜。 -- 出自·陸游·小園
- 柳深陶令宅,竹暗辟疆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龔處士
- 且陶陶,樂盡天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清夜無塵
- 且陶陶、樂盡天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清夜無塵
- 世無陶靖節(jié),此樂知者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待旦
- 自非陶靖節(jié),誰識此閑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過舒教授
- 更憑陶靖節(jié),往問征夫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周長官李秀才游徑山二君先以詩見寄次其韻
- 何如陶家兒,繞舍覓梨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迨作淮口遇見詩戲用其韻
- 陋矣陶士衡,當(dāng)以大白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
- ?世傳陶谷學(xué)士買得黨太尉家故妓,遇雪,陶取雪水烹團(tuán)茶,謂妓曰:“黨家應(yīng)不識此?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成伯家有姝麗仆忝鄉(xiāng)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謹(jǐn)
- ?未容陶令舊名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近聞陶令開三徑,應(yīng)許揚(yáng)雄寄一區(qū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伯時畫其弟亮功舊宅圖
- 我笑陶淵明,種秫二頃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頓教授見寄用除夜韻
- 只應(yīng)陶靖節(jié),會聽北窗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綠筠堂
- 未知陶彭澤,頗有此樂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,與兒子過出游作
- 但恐陶淵明,每為饑所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郎子立風(fēng)雨有感
- 愛酒陶元亮,能詩張志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乘舟過賈收水閣收不在見其子三首
- 前身陶彭澤,后身韋蘇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魯直書伯時畫王摩詰
- 我比陶令愧,師為遠(yuǎn)公優(yōu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辯才老師退居龍井,不復(fù)出入。余往見之。嘗
- 何事陶彭澤,乏酒每形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歲暮作和張常侍
- 不識陶靖節(jié),定非風(fēng)塵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富陽道中
- 豈比陶淵明,窮苦自把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任師中家漢公(一題: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
- 君子陶陶,左執(zhí)翿[1],右招我由敖,其樂只且!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君子陽陽
- 每恨陶彭澤,無錢對菊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復(fù)愁十二首
- 此意陶潛解,吾生后汝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可惜
- 與君陶唐后,盛族多其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
- 復(fù)見陶唐理,甘為汗漫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王信州崟北歸
- 蹉跎陶唐人,鞭撻日月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水遣懷
- 曾驚陶侃胡奴異,怪爾常穿虎豹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示獠奴阿段
- 只於陶令有心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戲馬臺前秋雁飛
- 絲竹陶寫耳,急羽且飛觴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(diào)歌頭·折盡武昌柳
- 愛酒陶元亮,無酒正徘徊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(diào)歌頭 再用韻呈南澗
- 嗚呼陶靖節(jié),生彼晉宋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訪陶公舊宅
- 嘗聞陶潛語,心遠(yuǎn)地自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吳七見寄
- 篇詠陶謝輩,風(fēng)衿嵇阮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哭王質(zhì)夫
- 常愛陶彭澤,文思何高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潯陽樓 自此后詩,江州司馬時作。
- 嵇劉陶阮徒,不足置齒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詩二十三首·和新樓北園偶集,從孫公
- ]異世陶元亮,前生劉伯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中得上都親友書,以予停俸多時,憂問貧乏
- 樽有陶潛酒,囊無陸賈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居貧活計
- 試問陶家酒,新篘得幾多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潯陽秋懷贈許明府
- 不如陶省事,猶抱有弦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履道春居
- 憶得陶潛語,羲皇無以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吟二首
- 共知陶令賢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送六舅歸陸渾
- 高臥陶唐詩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高適(一作道非)弟耽歸臨淮作
- 愛酒陶元亮,還鄉(xiāng)賀季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意
- 已知陶止酒,徒勸屈餔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客有見過者既去喟然有作
- 寧乞陶翁食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欲作步至浦口
- 不應(yīng)陶靖節(jié),獨(dú)號葛天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埭西小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