陀在第9個字的詩句
陀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身委逍遙篇,心付頭陀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思歸樂
- 欲賡老饕賦,畏破頭陀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飯罷戲作
- 金粟示為除病惱,跋陀仍已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題湯泉二首
- 摩舍那灘沖石過,曼陀羅影漾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,阻雨泊清溪鎮二首
- 瘦草蕭疏已似秋,盤陀山骨束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宣化道中
- 括蒼洞天歸舊隱,補陀海岸尋神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范老前歲相別,約歸括蒼,便游四明,今不知
- 大宇東南久寂寥,甄陀羅出一枝簫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95
- 磴道淩虛掛白虹,頭陀上方黃鵠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登頭陀寺峰頂庵
- 檇李亭荒蔓草存,金陀坊冷寺鐘昏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六
- 上人遠自西天竺,頭陀行遍國朝寺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
- 槎牙老木青銅柯,坡陀巨石蒼玉質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吳道子華清宮圖
- 浮錦水,歷滟к,滅坡陀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六州歌頭 題萬里江山圖 天下同文以上趙萬里
- 素練寬裁白社衣,普陀煙里現幽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寺壁二首
- 不下趙州床,常共彌陀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
- 防風氏骨碩且大,母陀羅臂修而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斸葛行
- 若為風浪息,更結補陀緣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昌國縣普濟寺小亭
- 浪造山林中,獨臥盤陀石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舉手高彈指,南無佛陀耶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驢屎比麝香,苦哉佛陀耶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從夫安樂近,拜佛率陀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哀徐朝議恭人潘氏
- 主父故宮秋草合,尉陀荒冢莫煙平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真定懷古
- 瑤池日出會蟠桃,普陀煙消現鸚鵡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天魔舞
- 上至登高眼界寬,密陀僧舍富瑯玕。 -- 出自唐·黃麟·游登高山
- 上人遠自西天至,頭陀行遍南朝寺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錫杖歌,送明楚上人歸佛川(一作權德輿詩)
- 縹緲煙中漁父槳,坡陀山上使君衙。 -- 出自宋·董乂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梵筵告旱初拜手,補陀仙人已回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伯固使君禱雨得雪為作
- 清湖之山峨帝閽,盤陀四隤如云屯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清湖山大火
- 知見普薰金斗域,伽陀語別霅溪瀕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薦福恩老
- 生息便疑吹野馬,陂陀正恐見淵虬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三塔渰圩下二首
- 看花冠、端容麗服,補陀巖主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賀新郎·瓔珞珠垂縷
- 我愛秦郎記,字壓頭陀碑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風篁控龍井
- 合沓斷岡如引蔓,盤陀大石不生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寓舍在青安門外由是出郊不數里群山獻狀如游
- 何處有花春掠眼,金陀坊里岳家園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春步岳園二首
- 腳影行鐫巖石澗,頭陀老守草庵欹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石佛庵
- 遣共渾王飲,錯宴延陀兒。 -- 出自唐·劉行敏·又嘲楊文瓘
- 遠青撤幕山露嵎,坡陀突起霜草枯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金人校獵圖為韋同知潤題
- 荊楚舊煩殷奮伐,趙陀新拜漢官封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聞鐘
- 連延花枝香成陣,坡陀垅畝綠如畦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最高樓 又前韻
- 少海旌旗落照中,沙陀兵馬雁門雄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即事
- 黃鶴磯頭水似油,趙陀埽上石如鉤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上鄂州黃鶴磯
- 字方蘭亭逸,墨比頭陀濃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謝蓋唏之餉筆用酬以古壽春石刻剛經
- 我愛秦郎記,字壓頭陀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篁討龍井
- 莫作尋常廝養看,沙陀義兒皆好漢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高馬小兒圖
- 我方萬里來天涯,坡陀繞繞昏風沙。 -- 出自金·蔡珪·醫巫閭
- 蒲團好究風幡句,率陀未是公歸處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邊公明盡屏葷茹因成古風約叔度良佐周翰同賦
- 遙看孤絕處,分現普陀身。 -- 出自宋·郭君舉·觀音巖
- 教僧營小筑,便是補陀祠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獨秀峰
- 花鬘珠冠寶月相,補陀寶山移海上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贈葉生
- 百億萬僧同一飽,彌陀接待勝諸方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題喻彌陀接待院
- 天竺茫茫何處尋,補陀巖上問觀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如·偈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