陀在第4個字的詩句
陀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天雨曼陀羅花深沒膝,四十千真珠瓔珞堆高樓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有個頭陀修苦行,頭上頭發毿毿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臨江仙·有個頭陀修苦行
- 兩山坡陀幾百里,安得置之行李中? -- 出自宋·韓駒·題湖南清絕圖
- 久修頭陀行,但欠僧伽衣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楊道者永覺
- 岱宗坡陀太華小,少室破碎終南低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登臺晚云層疊若眾山狀伯氏令賦計因成長
- 稽首頭陀問八還,揚眉應已破玄關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任德廣通判拉游長松以詩見貽次其韻
- 沙磧坡陀高復低,天寒不見寸草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賦蔣甥若水番馬圖
- 惟余補陀像,香火得勤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門二首
- 盡說補陀存相好,更傳雷火護持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
- 曾講彌陀經十遍。 -- 出自宋·可旻·漁家傲·曾講彌陀經十遍
- 本性彌陀隨體現。 -- 出自宋·可旻·漁家傲·曾講彌陀經十遍
- 又如芬陀花,出火而青青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韻周公謹見寄
- 食肉尸陀林,渠自有正味。 -- 出自唐·陳翊·借榻竹庵
- 一岫坡陀凝綠草,千重虛翠透紅霞。 -- 出自唐·張又新·華蓋山
- 想到頭陀最上方,桂陰猶認惠宗房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送僧二首
- 不見頭陀寺,空懷幼婦碑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珍味高陀鼠,丹馨散地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
- 稽首彌陀圓滿覺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 西方樂
- 佛說須陀含果,我得阿羅漢道,如是證菩提。 -- 出自元·林轅·水調歌頭·色象*慮育
- 味有酥陀出自天,芋成玉糝卻同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讀東坡玉糝詩因成一絕續去年芋莖羹后寄丘林
- 春風頭陀菴,快作六字主寺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履方攜姜坦道詩卷相過為書其后
- 支徑坡陀竹最多,籜龍才起更成窠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
- 舊說頭陀坐石巔,披肩壞衲不知年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頭陀巖
- 斛面坡陀斗面高,三斗八升作常賦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憶昨行寄呈劉法曹
- 或示普陀大士形,或持簪柳垂寶瓔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九疑紫霞洞歌
- 嵯峨補陀山,下視海水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壽大丞相安晚先生
- 要識彌陀元自性,兒孫何事慕蓮胎! -- 出自·馬一浮·云棲蓮池大師塔
- 四望坡陀百里平,群峰相顧最多情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抵邑示景山
- 游戲伽陀只夜章,豈無一人駱賓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靈隱寺行呈伏虎巖
- 箕踞盤陀吟未穩,不知身在畫圖間。 -- 出自宋·何權·題范寬臨流獨坐圖
- 喚取送陀靡石壁,為渠題作小金山。 -- 出自宋·胡朝潁·小金山
- 不信沙陀種,還生如此人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夷狄之孝十首·沙陀阿跌光進
- 稽首補陀聞思修,千手千眼普供應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觀音畫贊
- 煙崦坡陀青玉案,寺山縹緲白云窩。 -- 出自宋·羅之紀·資國院
- 一老頭陀癯似鶴,殷勤煮水爨風鐺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題楊子巖
- 忘卻率陀天上路,雙林端坐待龍華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頌古四首
- 燕坐盤陀,不定不亂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觀音贊
- 阿那律陀天眼觀,大千攝入一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楞嚴六根·非眼能見
- 金色頭陀,已歸雞足,靈云老子,杳隔天涯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道是彌陀,有何本據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豐干贊
- 金色頭陀忽破顏,看來也是管窺斑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頌古十首
- 水邊盤陀石,中夜亦凍裂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深
- 金色頭陀聞不會,拈花起處笑尖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抖擻頭陀備,玲瓏道者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分付仙陀知不知,法身午夜藏北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鑒·頌古十一首
- 謂是彌陀,有何憑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豐干贊
- 汝聽吉陀婆,沽酒梳墮井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重想彌陀二菩薩,神通變現事如前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雜往生觀第十三
- 廣說彌陀大愿因,屈伸臂頃生彼國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中品下生
- 上得陂陀路轉艱,陷輪推馬苦難前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沙陁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