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在第14個字的詩句
重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三面樓臺百丈峰,西巖高枕樹重重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題華嚴韋秀才院
- 彩毫應染爐煙細,清珮仍含玉漏重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寄中書同年舍人
- 已將心事隨身隱,認得溪云第幾重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題五老峰下費君書院
- 笙歌嘹亮隨風去,知盡關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邊方春興
- 黃扉晚下禁垣鐘,歸坐南闈山萬重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
- 別居云路拋三省,專掌天書在九重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賀同年翰林從叔舍人知制誥
- 孤臣霜發三千丈,每歲煙花一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傷春
- 曉祭瑤齋夜扣鐘,鰲頭風起浪重重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題濮廟
- 海棠未坼,萬點深紅,香包緘結一重重。 -- 出自唐·毛文錫·贊成功·海棠未坼
- 水國淹留歲月空,云山東云阻千重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春初夜書
- 瑣窗朱戶春光暖,珠蕊瓊花無數重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行行又入笙歌里,人在珠簾第幾重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鷓鴣天·日日青樓醉夢中
- 拂衣罷宴下山去,又隔云山千萬重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
- 盆池清淺薄苔封,弱竹叢叢個影重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和江進之雜詠四首
- 旅中病客諳堯曲,身賤何由奏九重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聞國家將行封禪聊抒臣情
- 延平津路水溶溶,峭壁巍岑一萬重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延平津
- 何人更有襄王夢,寂寂巫山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陽臺
- 不知俱出龍樓后,多在商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四皓廟
- 宮前石馬對中峰,云里金鋪閉幾重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朝拜元陵
- 流年難駐且從容,莫厭多情事萬重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感興
- 佳人不用辟寒犀,踏雪穿花云鬢重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玉樓春
- 金地浮山星兩點,鐵城橫鎖甕三重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南徐好
- 云興霞蔚九天上,水繞山圍一萬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題極覽亭
- 漁歌未斷忽歸去,翠壁一重云一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和晦翁棹歌
- 菊花籬落秋寥廓,山市人家翠疊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秋崖落成
- 橋邊陌上無人識,雨濕煙和思萬重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楊柳枝詞五首
- 十極晴空虛白,九重門開闡,金玉重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長安徐先生
- 昔年在俗,常畏三久,三張綿被重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三一居士張明道
- 過華山、共臨秦地,詠歌談笑,暗闡重陽佳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留客住 修道
- 回首山林感舊蹤,雪花吹影一重重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梅花
- 得教觸目清裁別,間復翹心□韻重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清涼山
- 薊丘城外訪遺縱,樹色煙光遠更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薊門煙樹
- 此地材同新甫良,多居官比藍田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邵容城所藏幽松圖
- 只應共逐鹓鸞去,去上丹山十二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
- 因思二十年前事,長躡仙班侍九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大行皇帝挽歌辭(二首)
- 六年書詔掌泥封,紫閣春深近九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宮樹巧藏鶯百囀,苑云深護月千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為何南北多岐士,動隔江山千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中庸·道不遠人五首
- 燕鴻歧路東西去,此后相思意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保安留別瞿存齋
- 一劍分身定死生,君王萬古聲名重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階前黃葉兩三片,門外白云千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廣陵散好足仙蹤,胡笳十八堪鄭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白囊新報潢池弄,詔公借我海南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人題瓊守歸疆堂
- 其色燦爛聲玲瓏,小山突兀百千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
- 人貪公厭非矯情,外物皆輕吾道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馬少卿自廣東漕易江西憲
- 滄溟赴海還稱少,素月開輪即是重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懿德太子廟樂章·送文舞迎武舞
- 翠微寺本翠微宮,樓閣亭臺數十重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翠微寺
- 凌晨試遣霜根送,畚玉雖微甚珍重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送菊
- 雨去云來十二峰,渚宮樓閣暮重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楚宮
- 長松掀髯若群龍,下繞宮闕云千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趙希遠畫宋杭京萬松金闕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