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重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孤舫粗窮千頃浪,肩輿未盡百重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望湖樓上五絕
- 夫子清貧不耐冬,書齋還費紙重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柳子玉紙帳
- 歸來朝中亦何有,包裹觀闕圍重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書郭熙橫卷
- 游宦終身空處處,塵埃何日退重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道潛見寄
- 銀燭夜闌,暗聞香澤,翠陰秋寂,重返春風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風流子·溫柔酣紫曲
- 百和花須,十分風韻,半襲鳳箱重綺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天香·珠絡玲瓏
- 夜雨試燈,晴雪吹梅,趁取玳簪重盍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花心動·入眼青紅
- 帆落回潮,人歸故國,山椒感慨重游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高陽臺 過種山
- 羞經顰淺恨,晚風未落,片繡點重茵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渡江云三犯
- 千桃過眼春如夢,還認錦疊云重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塞翁吟·有約西湖去
- 舞影燈前,簫聲酒外,獨鶴華表重歸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晝錦堂·舞影燈前
- 羞紅顰淺恨,晚風未落,片繡點重茵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渡江云三犯/渡江云
- 紅索新晴,翠陰寒食,天涯倦客重歸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西平樂慢/西平樂
- 才到朝廷被論歸,孤忠幸有九重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讀王幼學上殿劄子
- 便使老夫年滿百,無過二十二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重陽
- 日暮空山獨惆悵,不知又隔幾重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船過桐江懷郭圣與
- 摩挲老眼看新貴,九鼎鴻毛孰重輕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靜齋張敏則舍人贈詩因用其韻為酬
- 乾道君臣千載遇,先生議論九重驚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隱直院謂梅溪古之
- 早買北關門外船,載書應上九重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人北上
- 巖頭老樹如老龍,隔湖喜見山重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司馬氏藏唐子華山水扇畫
- 別駕清名動鄉國,金鞍五馬望重來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舜江樓
- 豆蔻芳溫啟瓠犀,傷心前度語重提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45
- 乳雀啁啾日氣濃,雉來交影日重重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初夏
- 幾夕霏霏煙靄里,競窺清淺弄重波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蓮蕩
- 東風次第有花開,恁時須約卻重來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憶江南·今日相逢花未發
- 未昏已移就明燭,病骨夜宿添重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麻姑山
- 上得籃舉是中夜,兩街燈照九重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夜出城南禱雨
- 白日明朝依舊在,黃花非晚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益算更希沾上藥,今朝第七十重陽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白菊三首
- 堪恨昔年聯句地,念經僧掃過重陽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憶中條
- 不須燕子引人行,畫堂到得重重戶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踏莎行·無題
- 矮帽長條紫縠衫,朱門深靜似重巖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效趙學士體成口號十章獻開府太師
- 試問二三真率友,小車籃異肯重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二十七日邀子駿堯夫賞西街諸花
- 不分閑花并蒂,秋藕連根,何時重得雙眼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恨春遲
- 如練如霜在何處,吳山越水萬重云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八月望夕雨
- 賦三門津黃河九天上,人鬼瞰重關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·賦三門津黃河九天上
- 梨花春暮,垂楊秋晚,歸袖無人重挽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鵲橋仙·梨花春暮
- 拂□金枝,傳芳玉葉,天下瑞麟重睹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喜遷鶯·清和時序
- 巨鰲有鉺雖堪釣,怒虎無情可重編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過詩人李長源故居
- 已聞擊托壞高門,不覺攀緣上重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已喜漢官今再睹,更驚堯歷又重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銅儀
- 天畔峨嵋簇簇青,楚云何處隔重扃? -- 出自唐·韋莊·奉和觀察郎中春暮憶花言懷見寄四韻之什
- 騰騰戰鼓正多事,須信明朝難重持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對梨花贈皇甫秀才
- 釵上翠禽應不返,鏡中紅艷豈重芳! -- 出自唐·韋莊·宮怨
- 一麾發伏雁行出,山下掩截成重圍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慶州敗
- 嚴城乍報三通鼓,何繇得遮夢重還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風入松·朝云不改舊時顏
- 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,輕疊數重,淡著燕脂勻注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宴山亭 北行見杏花
- 身為高官馬食粟,忍見手足居重圍? -- 出自明·劉基·隔谷歌
- 江北垂楊未爆芽,江南水綠萬重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江南曲(五首)
- 不是雁聲天畔過,爭知今日是重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