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在第5個字的詩句
邦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是聽是娭,邦基永寧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
- 福祿來降,邦祚隆平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章獻明肅皇太后恭謝太廟
- 坤德慈仁,邦斯淑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
- 朝會之則,邦家之紀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
- 還燕慈寧,邦家徯慶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十年發(fā)皇太后冊寶八首
- 髦士攸宜,邦家之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政和鹿鳴宴五首
- 相于農(nóng)植,邦其咸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觀祀社稷九首
- 燕祉無疆,邦之榮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嘉定二年冊皇太子四首
- 德音是茂,邦家之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觀聞喜宴六首
- 祀事孔明,邦家之慶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太廟
- 昊天成命,邦國盛儀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郊祀樂章·福順樂
- 曷來著此邦,仰山同不騫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送周子上赴宜春
- 楊君產(chǎn)其邦,材拔性高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禮書朝萬邦,寶輅粲朱幰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
- 不謂蕞爾邦,有此巋然宅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北垞
- 柳侯所為邦,十步一遺跡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明秀堂松
- 山雖跨兩邦,茲焉實長雄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
- 新命集舊邦,至德被遠人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
- 北望是他邦,紛吾即游士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余處士
- 懸知可使邦風(fēng)美,豈但能令國計饒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投贈錢侍郎端禮三篇
- 抱能未施邦,殆與張籍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魯如晦需堂
- 云繞闔閭邦,草迷于越壘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游靈巖
- 公不鄙我邦,端能再來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岑使君牧襄陽受代還朝某同趙德麟謝公定潘仲
- 婆娑諸侯邦,未去亮天縡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谷隱飲中以采菱渡頭風(fēng)起策杖村西日斜為韻探
- 不閱父母邦,遑及為蒯瞶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和錢之道
- 往惟教東邦,朝野多美譽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零陵詎中邦,道阻五千里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別零陵
- 知公但欲邦人樂,雖瘦雖貧不奈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呈周務(wù)本三絕
- 支頤細聽邦人說,風(fēng)俗今知果差別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廣南食檳榔先嚼蜆灰蔞藤津遇灰藤則濁吐出一
- 待促禁近,邦人指點,作甘棠比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水龍吟·當(dāng)年誰種官梅
- 宣城唇齒邦,望公來何暮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
- 羽旄每出邦人喜,壺矢閒同坐客投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次韻制帥和王憲二首
- 卒然問為邦,所告王者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孫賓老宰丹棱
- 岳陽千乘邦,樓觀萬古名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岳陽林倅
- 杯行且與邦人,共開笑口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絳都春·升平似舊
- 遽辭山水邦,暫缺云龍耦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姜總管送別
- 雖云別寓邦,且復(fù)遵故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和答周伯壽送行
- 至今過其邦,眷戀若鄉(xiāng)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衡山道中懷清江舊游寄長沙諸公
- 惟辰雖陋邦,分教多名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彭孕先赴辰州教授
- 起家長此邦,為政皆有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孫從之
- 詔書寬大邦人誦,知有賢侯緩轡臨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衢州雜興二首
- 偶此同一邦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約漕使泛舟東郊坐客十人分韻得江字
- 俄聞命綰邦侯組,應(yīng)是名題御坐屏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餞秘書郎劉侯出守龍舒分韻得亭字
- 我歸舊齒邦人版,公去新乘使者車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送喬江州將漕江右
- 湖帶江襟邦畛接,雨簾云棟物華同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二十七日復(fù)有旨除帥江西一旬之間兩奉除音再
- 天光下臨,邦家慶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光宗皇帝夏竦雙頭牡丹賦御書贊
- 未論分封邦國,未論分符鄉(xiāng)國,晚節(jié)且圓全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(diào)歌頭·處處羊腸路
- 醉翁能解邦人樂,時一中之勿太醒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阮梅峰舉似題高沙郡圃醉醒亭絕句因繼元韻并
- 教成畀鄰邦,祖訓(xùn)有遺矩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陳教諭
- 四海文公邦,正學(xué)自茲出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興程縣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