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邦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王命召伯,定申伯之宅,登是南邦,世執是功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崧高
- 不吊不祥,威儀不類,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瞻卬
- 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思齊
- 生男墮地要膂力,一生富貴傾邦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錦樹行(因篇內有錦樹二字摘以為題非正賦錦
- 四公翻覆人不譏,各各操心為邦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馮中戍爐邊偶作
- 請公酌此壽百年,奕奕長為此邦伯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鄧州杜侍郎
- 胸中詩書不見試,鬢發欲白論邦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杜君章守齊州
- 寄語權門趨炎者,這朝廷、不是邦昌宋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君王孤立臣為朋,誰哉更問胡邦衡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千金贈
- 圭幣玉誠知顧享,本支錫義固邦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皇祐觀享明堂六首
- 吾君睿明廣視聽,四招邦俊隆邦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范希文
- 異術紛回蠹化原,佞夫欺巧疵邦政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李山英以疾歸田客有言山英移書石守道者因摭
- 共夸官軍勢雄盛,腰下黃金大邦印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觀送迎有感
- 司馬功高舊主人,君真父母匪邦鄰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酈績溪仲玉為錢氏門人
- 黃闔訏謨作帝龍,文昌網轄振邦風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門下侍郎東省夜直寄左丞光祿
- 聞道諸公扶國論,須君左袒訂邦誣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交代韻四首
- 杜母遺芳豈遠求,田功誰比此邦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杜母
- 白叟黃童話使君,買牛買犢諭邦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韻三首
- 庭前香霧欲云起,可無一醉歡邦民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王倅生辰
- 自有元勛書史冊,漫留遺愛及邦人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范丞相生日
- 法年只作充閭喜,不知此人系邦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代人上李制參生辰
- 幸今耆舊滿巖穴,一一無非爽邦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岷峨嘆
- 寧如立斬興妖偶,卓哉偉見吾邦侯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斬偶行
- 天爵休將儋石論,一身恭儉萬邦尊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宋二首
- 爭如至公一開口,吹起賢良霸邦國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鄒律
- 武事解歌三箭定,文容堪頌萬邦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贈潘陽二君二首
- 長淮轉漕速郵傅,此賜豈獨吾邦專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韻謝和章
- 遮留當道擁車輪,尚能喚起隨邦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韻謝和章
- 作牧文公父母州,考亭今又借邦侯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送周徽州赴建州
- 錙郎璀賊世臺家,賣主知作他邦臣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燕城讀史
- 獬冠他日立朝端,寒士聲名滿邦國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懷古題雪十首·孫康書雪
- 海內只今無盜賊,幽州興兵惱邦國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送劉士端歸括蒼
- 兩壁衣冠存古貌,千年城郭說邦君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防風氏廟
- 心回元化位天地,手挈魁柄扶邦家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制置吳侍郎
- 至用儒流董厥役,借此進賢培邦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
- 黌宇祠堂塑像新,兩朝邦伯間邦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徐遜綿題三賢祠堂詩有云士死惟留姓與名天下
- 擇守來頒茲土政,治人頗與他邦殊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學對訓堂
- 石晉尊夷取帝華,如何兩世覆邦家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五季石晉二首
- 旋折才方二里許,規模不得小邦同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古越城
- 飛下翩然云錦衣,風流未忍此邦違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送王昭祖國史吏部歸丹陽七絕
- 帕首諸侯趨道左,題襟群彥寄邦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襄州李觀察
- 厚我藩垣長彼貪,不然銜璧小邦男。 -- 出自宋·咸淳士人·刺賈似道
- 凡骨雞仙安素履,腐儒學吏守邦條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毛中書勸宵韻三首
- 聞說峽江春漲晚,擲帆聊為此邦留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池陽舊治和呂子西韻
- 料得去思均彼此,一詩聊復慰邦人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司庾會稽道中答衢民彩幟送行
- 氣和之慶非偶然,善政端由老邦伯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和傅大卿喜雪
- 妖巫殄滅厲鬼亡,四海清寧萬邦喜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狐綏綏
- 去歲郡守朝,綸音細叮嚀:“民為邦之本,本固邦則寧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建德縣三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