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3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見客道傍店,添衣江上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發臨川
- 不信道人心似鐵,隔城猶送搗衣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觀音院讀壁間蘇在廷少卿兩小詩次韻
- 山陰道上霜天好,安得相從賦早梅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溧陽周丞文璞周寄詩卷殊可喜
- 山陰道上秋風早,卻見神仙小自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謝君
- 但辦道傍常醉倒,不須解作藏真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昔人有畫醉僧醉道士醉學究者皆見于傳記及歌
- 四海道途行太半,百年光景近中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後登西樓獨酌
- 麤知道義死無憾,已迫耄期生有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啜茶示兒輩
- 山陰道上柳如絲,策蹇悠悠信所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晚自近村歸
- 青羊道士竹為家,也種玄都觀里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青羊宮小飲贈道士
- 雨霪道壞困泥涂,木石紛然賴里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修路
- 垂首道涂悲驥老,滿懷風露覺蟬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忠州醉歸舟中作
- 不怨道里長,但畏人我欺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擬古 其六
- 孔耽道德,樊須是鄙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勸農 其六
- 情知道世上,難使皓月長圓,彩云鎮聚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離宴殷勤
- 須信道,緣情寄意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瑞鷓鴣·寶髻瑤簪
- (《明道雜志社》) -- 出自宋·柳永·(失調名)
- 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佇乎吾將反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邅吾道夫昆侖兮,路修遠以周流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羌中道而回畔兮,反既有此他志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四 抽思
- 只今道已塞,何必須白首? -- 出自唐·李賀·贈陳商
- 圣人道大能亦博,學者所得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孔子
- 不悲道難行,所悲累身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寓言九首
- 青門道北云為屋,大壚貯酒千萬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夢中作
- 聞有道人者,於今號禪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僧道升二首
- 欲覓道人語,跨鞍聊一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道原過西莊遂游寶乘
- 北山道人曰,美者自美,吾何為而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白鶴吟示覺海元公
- 試問道人何所夢,但言渾忘不言無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書定林院窗
- 退之道此尤俊偉,當鏤玉牒東燔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
- 山川道路良多阻,風俗謠言苦未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沈鄱陽
- 令知道義士林服,遺愛豈用吾詩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題眾樂亭
- 詩言道路寒,乃似北征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
- 欲傳道義心猶在,強學文章力已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奉酬永叔見贈
- 豈不道相逢,但得頃刻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丁中允
- 深原道德意,助我耕且獵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獨鳴道德驚此民,民之聞者源源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贈胡先生
- 欲見道人非一朝,杖藜無路到青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父寄道光法師
- 把臂道人今在否,長官白首尚人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陳令
- 周家道泰西戎喙,還見詩人詠串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蔡副樞賀平戎慶捷
- 已謝道涂多自放,將歸田里更誰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豫章道中次韻答曾子固
- 不見道人久,忽然芳歲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白門歸望定林有寄
- 苦勸道人沽美酒,不應無意引陶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定林院昭文齋
- 信知道存者,但問心所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
- 種桃道士歸何處,前度劉郎今又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再游玄都觀
- 釋子道成神氣閑,住持曾上清涼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
- 一月道場齋戒滿,今朝華幄管弦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
- 一吟道中作,離思懸層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竇中丞晚入容江作
- 叫閽道非遠,賜環期自賒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
- 靜對道流論藥石,偶逢詞客與瓊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
- 眼前道路無經緯,皮里春秋空黑黃,酒未敵腥還用菊,性防積冷定須姜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螃蟹詠
- 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,上結著長生果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虛花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