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道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情知道山中好,早翠囂含隱,瑤草新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漢宮春·橫吹聲沉
- 仙都道士不知名,能用丹書鎮(zhèn)幽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詩三首
- 長安道上行客,依舊利深名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圣朝·白露點(diǎn)
- 德士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夜游宮·因被吾皇手詔
- 火星道,我待逞些神通,不怕你是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紅窗迥·富春坊
- 千官道從粲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降仙臺(tái)
- 傳呼道、天蹕來臨,兩行拱引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萬年歡慢/萬年歡
- 參稽道德本無言,不二門開闡古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演教堂
- 勤修道業(yè)生羽翼,天門九襲須攀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問答
- 聞?wù)f道心調(diào)伏久,等閑休要起嫌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呂山人同荊供奉見過
- 偶爾道瘖聾,多疑已竊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前以詩答韓三子華後得其簡因敘下情
- 長安道上人,任見不須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道粹郎中知華州
- 東歸道自勝,人誰故時(shí)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徐無黨歸婺州
- 爾來道頗喪,有作皆言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(zèng)述詩
- 常恨道路隔,忽喜顏色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月五日夢歐陽永叔
- 一接道德言,塵坌洗鄽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答宋中道
- 應(yīng)識(shí)道傍碑,因風(fēng)奠醪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臧子文剡縣主簿
- 詩本道情性,不須大厥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中道小疾見寄
- 伊人道義富,嘗立天子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方在許昌幕內(nèi)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
- 莫嫌道路遠(yuǎn),得與樽俎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宋次道得廣南金橘為餉且有詩因和酬
- 寒徑道路遠(yuǎn),春入山川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才元學(xué)士知邛州
- 酣酣道旁杏,戢戢垅上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宋中道鄭州拜掃
- 且觀道傍碑,文字今已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孫司諫知鄧州
- 乃因道士逐,實(shí)得鬼所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刁景純侍女瘧已
- 矯立道上人,不避從者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寤寐謠
- 休笑道傍李,無人摘自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夏園
- 古來道士今莫逢,石壁乳流苔正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·朝陽洞
- 唯知道義深,小失不足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宋中道
- 賴大道依據(jù),故得心安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七夕
- 道書尋晚逕,靜攜茶鼎洗春潮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題張?zhí)幨肯?/a>
- 有周道衰猶嘆鳳,天公留得歸皇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見贈(zèng)長歌
- 官散道孤詩格老,算應(yīng)雙鬢更皤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毗陵劉博士
- 姑問道何如,未必論卑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楊遂
- 傅巖道喪久,咄爾貪天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合崖湫
- 遂使道州名,光與日月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不見陽城驛
- 同道道亦得,先天天弗違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如知道只在人心,造化功夫自可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道裝吟
- 好生道行,好殺道絕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君子吟
- 萬物道為樞,其來類自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又五首
- 長安道上何沾巾,古時(shí)道行今時(shí)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長安道路作
- 仍分道德里,更近帝王宮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新居成謝府尹王君貺尚書
- 污隆道屈伸,進(jìn)退時(shí)后先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吾祖道何光,二南分一方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過陜
- 未知道義,尋人為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師資吟
- 既知道義,人來為資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師資吟
- 恰不道“人到中年萬事休”,我怎肯虛度了春秋。 -- 出自元·關(guān)漢卿·【南呂】一枝花 不伏老
- 折華道周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贈(zèng)逸民詩 十
- 九真道方微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上云樂 金丹曲
- 不復(fù)道相思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代蘇屬國婦詩
- 勝殘道未遍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宴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