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{風(fēng)幼}{風(fēng)劉}兮木道寒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山中楚辭
- 勸君修真復(fù)識真,世上道人多忤人,披圖醮錄益亂神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修養(yǎng)
- 欲留風(fēng)月守花枝,卻不道、而今遠(yuǎn)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一落索·月下風(fēng)前花畔
- 樓上清風(fēng),溪頭明月,不道沈郎消瘦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夜行船·極目高亭橫遠(yuǎn)岫
- 早不為東風(fēng),遮卻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待借留
- 弟子有年于此,先生之道如龍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臨江仙·聞道城東鶴會
- 春到洞房深處暖,方知道,月宮寒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江城子·紅敧醉袖殢闌干
- 殘鐘長樂樹,墜馬咸陽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千秋歲·新篘熟也
- 神仙陸地,長房應(yīng)未知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明月半床人睡覺,聽說道、夜深涼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樓令/唐多令
- 可是而今張緒老,見說道、柳無多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樓令/唐多令
- 匹馬曉路歸,悠悠渭川道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早次眉縣界
- 傾筐對空林,此意向誰道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變律(本十九首,今存三首)
- 豈獨飛英冠百王,祇延道蔭永歡康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宣讀天書
- 穆穆天章騰圣域,巍巍道蔭庇生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祀禮畢還京
- 相次牡丹芍藥,王孫誰道多情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河滿子·細(xì)雨裛開紅杏
- 暮登譙城上,延首望東道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蘇子美
- 驅(qū)車下峻坂,西走龍陽道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下橫嶺望寧極舍
- 小豎驅(qū)牛羊,日照山下道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山中吟
- 要識相傳風(fēng)俗在,居人道得語音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滯不求通任布衣,山陰道上玩春暉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有感
- 耕田可無田,耕道豈得道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潁叟弟耕堂即事
- 以其任達(dá)似叔父,氣壓道北空多銅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
- 喚取聘婷,勸教春醉,不道五更花漏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沁園春·鶯帶春來
- 賤子何為,老仙如問,莫道頭今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圮上老人親墮屨,衡山道士共聯(lián)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跋至能所書西湖洞天事
- 未到山陰興已闌,相傳道路正間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乙酉歲游浙中道聞盜起霅川遂寓珠溪
- 南陌游人回首去,東林道者杖藜?xì)w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句
- 擬服松花無處學(xué),嵩陽道士忽相教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采松花
- 一朝引出化生兒,方顯道家活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心內(nèi)常搜己過
- 我欲只言清凈,恐人入道徘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我欲只言清凈
- 山侗拜,董公道偉,及諸道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
- 認(rèn)取五色祥云,自然耕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長安李先生
- 亡靈福,超升天界,了了道深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赴萊州黃?大醮作
- 密護無為清靜,自然之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小胡村李姑
- 凈清能分真假,自然明、道非遙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武功薛先生
- 不習(xí)儒風(fēng)不義手,便遵道教便擎拳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報師恩 俗瑞鷓鴣 繼重陽韻
- 眾人言、晚了時光,馬風(fēng)道未暮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侯明一
- 大肚物能容,圓正通明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鶴洞中仙 詠瓦罐繼重陽韻
- 昏昏默默,暗中賢圣知道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
- 一蓑笠,隨緣且過,便是道人活計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永遇樂 贈*州王三校尉
- 忘伎巧,任淳風(fēng)坦坦,圣道平平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神光燦
- 求飯朝入西村,臨泉夾道,玉葉凌花結(jié)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歲寒守志
- 談玄論妙,究方外清虛,道家真味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齊天樂 憶法眷
- 莫問天機深遠(yuǎn),休尋大道無為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我愛秋陽天氣
- 每日誦經(jīng)報國,終朝念道降魔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山后重興道院
- 些兒玄妙,問君何日知道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論性
- 古圣制為經(jīng),白日行黃道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山川變化禹力盡,獨有道者嘗閔哀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游陵云寺
- 妾身與夫爭虎口,生同道涂死川藪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平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