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通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仙人手摩拂,變化通靈術(shù)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晝坐東軒忽十三蝴蝶顏色鮮碧飛舞近人移時(shí)方
- 英英出靈變,杳杳通緒言。 -- 出自宋·李謹(jǐn)思·懷古
- 潛夫兩跋最窮研,通老安身是契玄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移居圖二首
- 玲瓏穿數(shù)路,屈曲通三湘。 -- 出自宋·羅大經(jīng)·陪桂林伯趙季仁游桂林暗洞列炬數(shù)百隨以鼓吹
- 山帶寒流無俗聲,通樵一徑鎖清陰。 -- 出自宋·邵棠·贈山庵高士
- 劍下驀翻身,為君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放過韓文公,鉤頭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大巔和尚贊
- 脫衣上閑眠,抓著通身{左疒右養(yǎng)}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七凹八凸,四辟六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樵夫指巖窟,此處通龍湫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(jì)·游洞霄
- 圓伊獨(dú)露,方號流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報(bào)慈門下,水泄難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重關(guān)壁立,誰解流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正法眼藏,永永流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意到句到,宗通說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打得衲僧公驗(yàn)正,通禪依舊是通禪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贈通禪客
- 不是妙用,亦非神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片紙展信旗,舒卷通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豁開萬仞崖,劈面通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更於諸相油覓圓通,當(dāng)人正眼俱戳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針劄不入處,為渠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裁縫
- 失腳踏翻樓閣門,通身不掛毗盧印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南詢歌
- 求之則遠(yuǎn),守之不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與妙庵主
- 頭頭應(yīng)現(xiàn),處處流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栗棘金剛?cè)Γ圆?span id="nris1ij" class="hong">通水泄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風(fēng)月一天今古在,通身是口也難開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頌古九首
- 霈然洪霔,四海皆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出得油缸入醬缸,通身是口若為談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機(jī)先坐斷,游戲神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二首
- 公於大慧,世異心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端明尤木石
- 土甑封茶葉,石泉通竹根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鳳山即事
- 有蹤由卻沒蹤由,通身是眼尋難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展事無回互,投機(jī)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勝·頌古二十四首
- 底事明明不用尋,通身有口卻如音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次建康留守趙龍圖雷音堂韻
- 神龍如有期,為霖通旱暵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潤·五泄山三學(xué)院十題·禱雨潭
- 二千年后,吳地流通分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一別五十年,恩怨通身是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石火莫及,電光罔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頌古二十一首
- 字則不識,宗說俱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六代祖師贊
- 一點(diǎn)悲心,在處圓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思惟相觀音贊
- 或雙運(yùn),即寂而照通真訓(xùn)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凈五眼,得五力,五通曾告瞿曇覓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體若虛空勿涯岸,通身是口說得半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舉得分明和得親,通方豈欲自瞞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啼笑成梵音,敲磕通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水陸色空,血脈連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古佛今佛,因此大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般若貫華嚴(yán),涅槃通寶積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題經(jīng)樓語
- 三世諸佛,一法身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題寶塔
- 天龍八部,萬億靈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題寶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