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8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孰謂天遠,至誠冊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禮誠薦過,福祐嘉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五方帝
- 爰酌茲酒,肸鄉交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祀皇地祗十二首
- 靈承上帝,精意感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
- 屹屹崇壇,伊神興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大火十二首
- 宮帷既敞,協氣感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
- 靈心嘉止,洋洋交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觀祀社稷九首
- 芬芬苾苾,聲香交通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觀祭風師六首
- 迎奏嘉至,感而遂通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釋奠武成王樂章·迎神
- 圣皇永慕,天地幽通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凱安四章
- 至感潛達,靈心暗通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香初上
- 黍稷非馨,有感必通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梁太廟樂舞辭·送神
- 臞翁傷今援古誼,通國爭笑翁守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余幼膽輪囷,泛濫通流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古意二十韻
- 中洞忽躍出,有逕通玄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辰山
- 當道豺應驚破膽,通天狐不敢垂涎,豸冠本古觸邪義,麟筆它時責備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黃察院
- 異境閟神奇,一罅通深阻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荔枝巖
- 為愛東巖下,泉聲通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園避暑值雨
- 遣丞為媒人,主簿通語言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擬古賦二京,舉一通三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
- 東阡與北陌,候問通殷勤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
- 群芳趨泛愛,萬物通情理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莫恨當年入用遲,通材何處不逢知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余寓汀州沙縣,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舉薦
- 如何棄置功不錄,通籍無名滯江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武源行贈丘卿岑
- 真侶墉城會,夢魂通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女冠子·蕙風芝露
- 生松十八年方位,通塞人間豈合忙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夢
- 高秋萬嶂出,一望通鄖川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木瓜
- 井泉傍射鮒,澗水通一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
- 田蕪未能歸,慚愧通隱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魯如晦需堂
- 七葉蓂開,應金章通貴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醉蓬萊·對小春桃艷
- 至於一邱一壑,心通神解,殆不容聲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仆以戊申之秋,始識吾季沾兄於燕
- 忽憶郊園日,竹林通澗西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徐氏南園對雨
- 高城出睥睨,燈火通林麓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集開元寺
- 惟德動天,有感必通。 -- 出自唐·趙光逢·郊廟歌辭·梁郊祀樂章·慶和
- 五碗肌骨清,六碗通仙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不唧溜鈍漢,何由通姓名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揚州送伯齡過江
- 論語老莊易,搜索通神鬼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贈含曦上人
- 輦路夾垂楊,離宮通建章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奉和夏日晚景應詔
- 一身救邊速,烽火通薊門。 -- 出自唐·李希仲·雜曲歌辭·薊門行
- 根雖限劍門,穴必通林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綿竹山四十韻
- 延睇盡朝日,長懷通夜魂。 -- 出自唐·韋嗣立·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,贈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祿
- 驚浪晏窮溟,飛航通絕域。 -- 出自唐·宋務光·海上作
- 一逢盛明代,應見通靈心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
- 公暇一繩床,上有通中枕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·翠錦亭
- 安得充所欲,不蹈通衢塵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夜半
- 久入無礙禪,遂具通身眼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油州楊吉老
- 他時攜去尋衲子,通紅更撥騏驎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坰請作棗飲詩
- 金壇聳百丈,陰沿通七途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庚子歲除前一日游茅山
- 修林散步屧,古木通幽徑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側犯·四山翠合
- 灰城云亦戈劍明,通衢夜白鐘鼓清,更須公歸戮力就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祁山歌上制帥聞敵退清水縣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