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7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皎潔圓明內外通,清光似照水晶宮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珠離掌
- 知有毗盧一逕通,信腳直前無別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夜坐
- 繚以修垣,貫以通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潁州擇勝亭詩
- ”君過廬山,見圓通知慎禪師,出詩示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東軒長老二絕〈并序〉
- 勇銳青衿士,淹通白發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燕貢士
- 不放啼紅,流水通宮溝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壺山好,博古又通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望江南/憶江南
- 讀儒書五千卷,通禪門八萬條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贈萬杉老秀癡翁二首
- 三逕逐高低,旁通桃李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渝江蕭氏園亭
- 西澗一泓水,行通滄海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王深道奏名而歸
- 更選人材,老練通達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
- 下置維摩室,上通龍伯宮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凈明
- 倏作三年別,才通一紙書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國風再寄南昌故人兼簡王帥子文
- 天險不設南北通,風俗一混歸鴻蒙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盤車圖
- 花院深疑無路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小重山·花院深疑無路通
- 藜藿荒庭微逕通,支撐破屋古池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一
- 虞寄庵余蘚徑通,滿山臺殿出青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東山示客
- 吳歌清激水氣通,煙收水遠出兩峰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寒夜泊湖上
- 趣掃六花散,聊通一徑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風雪數日不見叔度晚約公明共詣之
- 昆吾道遠不復通,世傳切玉誰能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倚日本刀歌
- 萬商遷有無,不通珠翠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賜書
- 金*莫辭深,拚通宵、盡從銀漏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驀山溪·群花爛漫
- )危時不助神通力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碧天無路信難通,惆悵舊房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荷葉杯·絕代佳人難得
- 處處兵戈路不通,卻從山北去江東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壺關道中作
- 鴨嘴小船淺水通,獲花門巷蕭蕭風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九
- 兩腋颼颼毛竅通,洗盡枯腸萬事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茶歌
- 白發黃冠逞神通,手把武夷提得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三清殿后壁
- 更起維垣大第,通宵宴、調燮良臣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滿庭芳·寰宇清夷
- 圣人有達節,變通亦何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(版本二)(馀通:余) -- 出自唐·常建·題破山寺后禪院
- 世業大小禮,近通顏謝詩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
- 文鯨掉尾四海通,分明瀑布收靈桐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別離
- 野積九江潤,山通五岳圖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洞庭湖
- 巖徑初欣繚繞通,溪風轉覺芬芳異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桃源篇
- 飲啄期應定,窮通勢莫爭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毗陵震澤九州通,士女歡娛萬國同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大酺
- 昆陵震澤九州通,士女歡娛萬國同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大酺
- 戍出山頭鼓,樵通竹里歌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夕次桐廬
- 開人鼻竅,入至通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這炷名香
- 渾身百關節,齊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步步嬌·真行與真功
- 下過桓彝宅,上通嚴子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始覺景氣佳,潛通小溪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武陵行
- 若過君平肆,窮通可問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邵夢得永康軍判官
- 地與蠻溪接,江通漢水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龍圖知江陵
- 老圃奪天時,馬通為煦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月七日見賣瓠者
- 誰知門前路,已通溪中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月十三日大水
- 鴈蕩高高路莫通,銜蘆秋翼入云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孫侔鴈蕩二首
- 是時閣嚴人不通,雖有層梯誰可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鄴中行
- 天高地厚語難通,俛首下土徒叩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二月四日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