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班衣加畫繡,通帛雜牙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
- 上清別殿舊通明,仙圣飛騰戶不扃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湯平甫知縣二首
- 橫槎只道南通海,妖夢那知夜裂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橫州太守趙持挽詩
- 素業名家久,通醫與義存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何山人大隱閣
- 正月開陽和,通門緝元化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華清宮五首
- 守歲多然燭,通宵莫掩扉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京中守歲
- 巖中古井雖通海,窟里陰云不上天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寶林山禪院
- 我聞大中咸通真令主,相惟大杜兼小杜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杜侯行
- 德符唐德瑞通天,曾叱讒諛玉座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繡州張相公見訪
- 扇不搖,涼冷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三字詩六首
- 情未已,信曾通,滿衣猶自染檀紅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獻衷心·見好花顏色
- 天姥峽關嶺,通同次海津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佩瓊文,瑞露通宵貯,幽香盡日焚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女冠子·蕙風芝露
- 重門應啟路,通籍引王侯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凌晨早朝
- 明朝會得窮通理,未必輸他馬上人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欹枕
- 溪流怪石礙通津,一一操舟若有神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過黯淡灘
- 唐蒙論巴蜀,通道至卭僰。 -- 出自宋·韓縝·句
- 鎖闈漫喜塵通籍,蓬巷無人肯顧廬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族弟日華寄編修諸學士之什
- 蓬山鈿合愁通信,回首風濤一萬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皇
- 勾稽嚴密不通賓,因見楸花憶去春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腐儒衰晚謬通籍,射策君門期第一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晚泊同安林明府攜酒相過戲集杜陵句為醉歌行
- 劈人排孟子,通國誚匡章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自警三首
- 小徑踐芳泥,通渠走寒溜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春寒偶書
- 濺濺小水暗通池,熠熠高花亂出籬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北巖
- 如今但,一鶯通信息,雙燕說相思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風流子·紅樓橫落日
- 長蘆轉柁是通津,盡是東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滿朝宰相出通州,迎接三宮晏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雨余新綠細通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阮郎歸·長楊風軟弄腰肢
- 小眠鼻觀先通,廬山夢舊清絕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江神子慢 賦瑞香
- 內家隊里新通籍,不是南州百姓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下竹枝歌七首
- 別來南北不通問,夜夢玉樹春風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詩同李賀精通鬼,文擬劉軻妙入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湘幕徐員外見寄
- 蘭舟西去是通津,名郡賢侯下禮頻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李評事往宜春
- 同年生在咸通里,事佛為儒趣盡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與崔校書靜話言懷
- 逗石流何險,通關運固賒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西縣途中二十韻
- 陰成杏葉才通日,雨著楊花已污塵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晚春
- 暫得金吾夜,通看火樹春。 -- 出自唐·王諲·十五夜觀燈
- 世間唯有張通會,流向衡陽那得知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懷張璪
- 廣化三邊靜,通煙四海安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送金城公主適西蕃
- 延波接荊夢,通望邇沮漳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王師渡漢水經襄陽
- 累日同游處,通宵唉素誠。 -- 出自唐·韓思彥·酬賀遂亮
- 積德韋丞相,通神張子房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同光祿弟冬日述懷
- 戒道伊川北,通津澗水西。 -- 出自唐·牛鳳及·奉和受圖溫洛應制
- 汾祠雍畤望通天,玉堂宣室坐長年。 -- 出自唐·許景先·奉和御制春臺望
- 沈冥求自試,通鑒果蒙收。 -- 出自唐·竇?!で笞栽?/a>
- 主文親玉扆,通籍入金閨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史館候別蔣拾遺不遇
- 紫垣步武既通接,金沙里闬還鄰比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唐家諭巴蜀,通道至邛僰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送周知監二首
- 后世日破穿,通為萬鼠穴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雜興三首
- 當時御水始通津,遂作河生記此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