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芙蓉城闕宜通籍,姑射山頭素卜鄰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張子安求無處道人挽詞
- 山連飛瀑斜通寺,人在危欒半倚空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雪竇妙高峰詩
- 飛仙姑射不通墨,更倚晴空瑟瑟云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毛文子遣贈萼綠華
- 神莫睹,敬先通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續八詠·雙溪占勝地
- 盡日松風響,通宵花月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秠·涼軒
- 是年我歸再通訊,冬日已照堯階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何宣仲
- 飄零何處是通津,陸有飛蓬水有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蘋字韻即事
- 前溪雨后渾通路,荒戍人歸不上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從伯氏攜稚孺游保慶即事
- 吾君圣學自通神,匪但書看逸少親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歲暮懷家客,通宵不自娛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岳陽作
- 沖和久養靈通獸,關節常調不死禽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詩贈晚學李君
- 一從驅迫入通闤,望渺江湖夢繞山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次韻謝滕丞惠詩
- 欲使膠漆意,通君山水衷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憶舊游
- 宵升于丘,時通槿火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寧宗郊祀二十九首
- 榮第時皆有,通家得者稀。 -- 出自宋·楊申·四登科詩
- 羅溪流水出通潮,仕岆高山古賢跡,方寺鐘聲育善音,桃源擊鼓評民籍。 -- 出自宋·葉夢鼎·梅林八景總詠
- 蕭蕭竹徑細通幽,小剎明窗瀹茗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楊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絕
- 兩閫對峙貴通情,胸懷如水常善下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忠孝詩
- 景純不作文通死,五色毛錐付與誰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夢筆驛
- 麗圃紅柑亞,通畦紫芋蹲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蓬萊閣閒望寫懷
- 若還上下相通處,不是天心亦不知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師說達吏治,通材長拊綏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置心平易始通詩,逆志從容自解頤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題解詩后
- 從今燕坐無通塞,來往風煙任卷舒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我欲
- 何如月圓時,通宵照無極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寓興十首
- 無心自無妄,通復皆一誠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益信春猶仁,通貫如建瓴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芙蓉夾徑纏通馬,楊柳沿池不礙山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呈水心先生
- 休驚五百神通異,自是三千世界寬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能·題崇福寺羅漢閣
- 是酌是獻,心通杳冥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朝謁太清宮九首
- 平盡蠲潔,誠通杳冥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朝謁太清宮九首
- 三百六十路,通精此有門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觀棋
- 云航飛下北通州,弭楫膠西一戰收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
- 近年升作北通州,謂是背吭宜控扼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造海船
- 客來借問窮通理,不意僧中有許由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空門
- 帶雨廚煙重,通潮井脈鹹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十暑
- 水關新漲曲通溝,力疾邀人夜弄舟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夜泛(同丘五、張二丈、孫二兄)
- 目連鹙子神通妙,何必區區圓相成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送哲禪人杖錫訪師兼簡仲默和尚
- 美材施壯麗,通天守高崇。 -- 出自明·傅汝舟·道路古事(三首)
- 其中稍黠者,通賄仍交密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鯉魚山
- 亂山無徑不通樵,漁舍陰陰映綠蕉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康州圖
- 量己頗已審,通人勿見嗤。 -- 出自明·婁堅·還自廬州呈孟祥用卿三首
- 殷勤為報圓通客,鶴背清風好共還。 -- 出自明·樓璉·送鏡中照上人兼柬斗南和尚
- ”客子答新婦:“通家卿勿疑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張烈婦
- 滄江可渡曾通驛,銅柱猶存不置關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送董侍御惟一按滇中
- 萬物貢所遭,通遏非緣身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感懷詩(四十首。有序)
- 繞屋陰陰樹,通池細細流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山莊雜詠
- 白頭至今坐通籍,急難誰肯排天閽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咄咄行(壬申年作)
- 好天良夜三通角,寒食清明一擲梭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沈石田先生詠落花二首
- 潯陽南上不通潮,卻算游程歲日遙。 -- 出自明·桃花仕女·缺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