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不可以寂默通,赤眼烏龜吞大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直饒讀到流通分,未必芭蕉著耳聽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為圓雪岸題侍月
- 劈箭機先,路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肩袋過水布袋贊
- 一處通,處處通,手頭活落,腳下玲瓏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把手共行,略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忒殺聱頭,卻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贊此庵元和尚二首
- 試問人何神通,盡力吐露不出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佛日常長老請贊
- 無位真人,略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頌古三首
- 高燒榾柮暖通身,快活難禁一屋春。 -- 出自宋·釋行鞏·頌古十首
- 眾生了病即通光,領取舊持元本柄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宗跡通,說亦通,兩處由來劍刃鋒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回回,目擊心通處處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
- 出生入死足通神,全體三生父母靈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三昧諸頌
- 未抵如來智,通明成大慧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
- 得兔忘蹄去,通方萬里平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如法受持分第十三
- 雖含響,擊即通,十方諸佛應聲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洪鐘歌
- 杜門終日不通書,得意忘言總不拘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萍鄉縣丞求頌
- 甘贄在俗猶通理,妙曉無求自得珠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者妙曉求頌
- 個中若使能通變,奪食驅耕總是閑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示如法禪人
- 兩眼對青山,通身淚如雨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偈頌二十三首
- 涓涓碧水細通池,小雨廉纖未作泥。 -- 出自宋·釋昭輯·廣福寺偶題
- 機梭傳處難通路,針芥投時有妙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了無佗能相通變,可笑僧繇畫志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赤肉一團,疏通數竅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性得淵源,窮通自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月明四海犀通暈,春在百華蜂採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口噤禪游,鼻通氣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彈指響流通句,樓閣門門見善財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說通齒豁,宗通句活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虛應六窗,觀通三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假諸因緣,神通游戲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無人共語圓通境,笑看云吞石耳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斜川道上望廬山三絕
- 夢回便是圓通路,月冷上方鐘一撞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資圣庵欲過圓通
- 舌頭妙有圓通眼,坐斷叢林五味禪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傳上人丐鹽求頌
- 應作如觀,圓通二十五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踏蓮葉觀音贊
- 夫蠱者最靈通,不期而會,不約而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二十一首
- 花笑鳥啼,圓通證入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水石贊
- 閉門不造車,通途自寥廓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豎百橫千有通變,笊籬無柄舀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窮則變,變則通,草鞋獰似虎,拄杖活如龍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細不通風,大通車馬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唯有過量人,通達無取舍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十四首
- 追夢忘始終,通幽宛如往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念佛三昧詩
- 以綱百行,以通神明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永巷私門絕,通閨外族稀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宣仁圣烈皇后挽辭五首
- 城中三水河通漢,庭下千官棘映槐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諸公從駕景靈宮二首
- 早仕潛郎省,通才適世資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駕部郎中畢公挽辭二首
- 逢辰偶得仕通籍,徼倖當與游西昆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一支出橫廊,通衢見勿幕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
- 未應牢杜敬通關,寄傲足怡元亮顏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連雨作寒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