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此心有如水,通國號神明。 -- 出自宋·李庚·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·清平閣
- 一字成虛美,通宵只厚顏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次韻答陳殿丞
- 漏傳樓上三通鼓,水落灘頭幾尺沙。 -- 出自宋·李昇之·夜游漓江上
- 寰海雙親養,通喪上圣能。 -- 出自宋·李祥·孝宗皇帝挽詞
- 何曾頃刻閑,通夕不遑瞑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從薛元法會食保福意軒得徑字
- 心工入妙手通神,聲名直與僧繇亞。 -- 出自宋·李軏·贈盡梅竹劉信可
- 障風謹自保,通夕雪迷空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春日雜書
- 簪開翠策微通竅,滴下真珠滿走盤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憶昨升堂處,通家指舊盟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故夫人陳氏挽章四首
- 高僧自有神通力,伏錫橫空反搭兩堤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無文人上舍財鳩工建新安橋普濟眾生聞者許嘆
- 一言能悟圓通理,卻笑劉聰事事非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題石勒問道圖
- 百感關心不通寐,起開塵匣看吳鉤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江風
- 芝房羽駕備通宵,昧爽天興輦路遙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明堂慶成五首
- 高陽旬爽里,通德鄭玄門。 -- 出自宋·阮思道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打鼓普請看,通身是泥土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同氣連枝,略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兩刃交鋒,略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鳳凰城闕,不通水泄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達磨贊
- 勸君修,六門通達任優游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參玄歌
- 能施三昧神通力,便指尺人出世津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酒醉后作
- 大悲不展手,通身是眼睛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把斷要關,不通音信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官不容鍼,私通車馬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遍界不曾藏,通身無影像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若能如是解,通達事理竟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不假文殊神通,休要罔明彈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饒君句下精通,未句喚驢作馬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通神,董羽至今羞死筆。 -- 出自宋·釋德葵·題?;鬯庐嬎?/a>
- 各各據本位,通達事理竟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二十首
- 百千萬種神通,只消道個不必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無門之門,七通八達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意到句到,宗通說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一口吸西江,通身不隱藏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寒涼徹骨時,通身難去處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啞卻衲僧口,通身迸鬼眼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頌古四十八首
- 是中何曾得通理,而以名字懸巖腰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通海井
- 閃電光中,聊通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千拂出世,不通懺悔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夯擔不擔柴,通經不識字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五祖栽松六祖擔柴贊
- 一時游戲神通,未免旁觀者哂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鄧隱峰贊
- 一回白汗俱通暢,忌口更須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病翁
- 若謂世諦流通,燋盤重添艾灸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偈頌十一首
- 胡床穩坐已通津,何處更尋不二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彌光·和參政李漢老
- 遍界不曾藏,通身無影像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有心無心中,通天路頭活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人方不是面通紅,此病流來自劫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示收侍者
- 衲僧赤骨律,通身是劍樹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四首
- 云形水意擁通身,德用不孤道正親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六首
- 爆雷一喝變通,掣電千機頓發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二首
- 獨自上孤舟,通宵浪打頭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夜泛有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