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光啟四門通壽域,深疏萬頃溉情田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伏聞令公疾愈對見延英,因有賀詩遠(yuǎn)封投獻(xiàn)
- 正斯一德,通乎百神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唐封泰山樂章·豫和六首
- 萬里風(fēng)煙通日本,一軍旗鼓向天涯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海上
- 道里苦不通,寄書如棄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蘄口道中三首
- 鼠穴不日通,鼠足不日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太學(xué)議
- 前江后嶺通云氣,萬壑千林送雨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觀雨
- 尚須學(xué)王通,藝黍供祭祀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諸公和淵明止酒詩因同賦
- 八州物象通檐外,萬里煙霞在目前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福唐觀二首
- 桂折意誰通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別詩
- 云南煙霧通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
- 虎觀遲才通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答何秀才詩
- 津梁肯見通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贈沈左衛(wèi)詩
- 隱隱禁門通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早朝車中聽望詩
- 花林出未通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正釵聯(lián)句
- 王城野望通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開善寺詩
- 庾嶺殷勤通遠(yuǎn)信,梅家瀟灑有仙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芳意已潛通,殘雪猶相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生查子
- 天近自應(yīng)通信息,梅花不用犯寒來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細(xì)泉入竹通幽意,孤策侵苔記獨(dú)行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明過下渚湖
- 幸與高樓通遠(yuǎn)覽,未勞殘燭更前行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仲夏月夜懷陳西安
- 胸中五經(jīng)通圣人,筆端三肛尊天子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元度生日
- 金牛此地通巴棧,黃鳥當(dāng)時頌漢臣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句
- 深沉蛛網(wǎng)通歸夢,紫翠春山接去舟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句
- 夢欲成魚通夕去,書曾憑犬隔秋回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與客啟明
- 仲先別仲通,長憶又長慵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懷寄眉山知縣王辟寺丞
- 幔亭有路通瑤闕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醉落魄/一斛珠
- 豈識治道通唐虞,語言從高館希石渠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跋北齊校書圖
- 海日輕紅通似臉,小窗明麗新晴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臨江仙·海日輕紅通似臉
- 詩笑有神通夢寐,豐標(biāo)不俗更清癯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呂英父
- 工夫到易通三圣,潔白寺身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劉從周教授
- 今代文武通人,青霄不上,卻把南州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弓刀陌上
- 馬上墻陰通半面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減字木蘭花·阿誰曾見
- 赤岸晚潮通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一色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浪淘沙·萬里一飛篷
- 無端醉里,通一笑、柔花盈睫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惜紅衣·兩翦秋痕
- 拍天二水通交廣,聳日高城跨北山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蒼梧即事(三首)
- 閑疏滯葉通鄰水,擬典荒居作小山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柳浪館二首
- 何響與天通,瑤箏掛望中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風(fēng)箏
- 幾年出家通宿命,一朝卻憶臨池圣。 -- 出自唐·朱逵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清池不測通滄海,寶玉長存潤碧山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蒲左丞宗孟游虎丘二首
- 小橋何用通來往,猶為凝冬病涉人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歸隱橋新成偶題三絕句書呈同志
- 朱闕玉城通閬苑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鳳棲梧/蝶戀花
- 泣珠泉客通關(guān)市,種玉仙翁寄版圖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句
- 臨邛已誤通瑟意,金谷難尋辯玉聲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代意
- 真馭告期通夢寐,嚴(yán)宸精意潔壇場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九天司命降臨
- 夤威潔志通三境,宥密真游降九清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與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帝天帝圣號
- 惟寤兮符通,實(shí)天人兮合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奉先歌
- 神宗濬哲通三變,善繼文思洽萬方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國學(xué)太宗皇帝御書閣告成
- 五際之變,通于晦明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
- 流泉灌注通河漢,列館回環(huán)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玉清昭應(yīng)宮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