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石邊有路通醉鄉,夢邪真邪人不識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醉石為王翁賦
- 青鳥銜書通密意,彩鸞留詠惜奇才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追和楊眉庵次韻李義山無題詩五首
- 初疑路不通,似覺地可縮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七佛庵三十韻
- 狹斜西下通三市,紫霧紅塵拂天起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南京行
- 引筒貫索通客行,插木入崖防棧絕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云南樂
- 對水柴門通鶴渚,隔鄰煙火是漁家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山居著野服
- 遭遇有窮通,希世有巧拙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余兼言水鏡影
- 故鄉既已通,寒暑亦已更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送貢先生(五十韻)
- 吾愿天耳通,達此音聲類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生詩十首書王堇父慈無量集以凡百畏刀杖無不
- 積翠中天通復道,隔湖倒影入寒流。 -- 出自明·田汝鳷·秋興(四首)
- 袞衣儼在通明殿,一朵紅云擁不開。 -- 出自明·同庵簡公·鐘山法會詩(八首)
- 款關不用通事語,三十年前我漢人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胡人歸朝歌
- 帆飛細逐通州下,江影青浮北固來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登瓜州酒樓留別
- 人情小開通,綱紀則大立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述古二首(崇禎初年)
- 燈火九霄通,綺紈三市俱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元夕
- 乞取卿家通替樣,許盛銀液看千回。 -- 出自明·王彥泓·鄰女有自經者不曉何因而里媼述其光艷皎潔閱
- 俗流未許通車馬,年契長期到子孫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答同年邵汝學約過園居
- 北闕倚云通劍佩,南宮隔水見亭臺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太廟候祭復游東園
- 否塞求疏通,崎嶇戒顛踣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啟南淫雨
- 當窗好鳥通人語,掛樹危藤學字形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懷修竹書隱
- 常疑路不通,遙遙削天外。 -- 出自明·吳孺子·望西山
- 靈光正想通三極,清漏微聞下五云。 -- 出自明·吳維岳·祈雪齋居
- 不嫌銅斗通宵擊,卻厭斑雞半嶺啼。 -- 出自明·謝少南·府江雜詩六首
- 君不見會通河畔千株柳,年年折盡官夫手。 -- 出自明·謝肇淛·南旺挑河行
- 璇霄閣道通天極,仙掌芙蓉正相直。 -- 出自明·謝貞·咸陽古堞
- 莫怪考槃通世路,已知平地息風波。 -- 出自明·朽庵林公·題鐘欽禮所畫云山江水隱者圖
- 甃虛泉脈通,級夷石發被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蜀山(在吳興弁山南十里)
- 流水斷橋通古路,斜陽殘磬下空山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宿鄧汝高竹林山莊
- 在京故舊通書易,按部尊官責禮難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寄賀故人新受河間學職
- 云擁蓬萊通御氣,雨晴太液起恩波。 -- 出自明·楊子器·早朝詩(十四首)
- 晨光隱約通三殿,和氣氤氳滿萬家。 -- 出自明·楊子器·早朝詩(十四首)
- 江水無潮通鐵甕,野田有路到金壇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京口覽古
- 九宮迤邐通軍壁,高壘崔嵬列虜營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秋興八首
- 小賦不須通狗監,微才何用造牛醫。 -- 出自明·于鑒之·雜感十首(崇禎元年)
- 皇誠已自通天貺,萬祀應知寶祚昌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六首
- 蕃酋出迎通漢語,穹廬蒲萄酒如乳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陳員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別長句
- 北枕龍沙通絕漠,南臨鳳闕壯神州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居庸疊翠
- 不用殷勤通譯語,相逢總是舊蕃王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送陳郎中重使西域(三首)
- 城接銀河通沆瀣,江連鐵柱鎖封疆。 -- 出自明·張含·遣興
- 只見荒祠通落日,不聞遺像照凌煙。 -- 出自明·張含·潁川侯祠(點蒼山、白石江皆潁川戰地)
- 武陵舊日通來往,不向漁郎數問津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西湖即事二首
- 洞里有天通五岳,山中無地著三班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題林屋洞天
- 斜穿翠葉通銀井,化作金波落硯池。 -- 出自明·周翼·周履道征賦梧桐月
- 提攜一氣通金界,顛倒三車運玉漿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悟道吟(二首)
- 底事千金通大宛,空勞斗酒博西涼。 -- 出自明·朱曰藩·燕薁引
- 瓊管綠簫通廓落,碧文金檢佩琳瑯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贈道士
- 休說我命通,待他心肯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齊天樂·東南半壁乾坤窄
- 無因上到通明殿,只許微聞玉佩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樂著作天慶觀醮
- 靈犀得暗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阮郎歸·宮腰裊裊翠鬟松
- 解將沖氣通枯指,易甚新陽發舊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張君病起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