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問路先從通濟橋,沿溪長岸去迢迢。 -- 出自宋·鄭名卿·大滌洞天留題
- 昊穹有顯通,報應(yīng)無舛錯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潮州吳宅三甥
- 炎蒸郁不通,揮扇尚流汗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六鐶助潮士鍾平仲納官輒辭贈以詩
- 主人冥心通與窮,從渠自引琉璃鐘。 -- 出自宋·鐘孝國·謹(jǐn)次功成短項翁佳篇之韻
- 支門不拒通家子,應(yīng)話來聽正始音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見張運使郎中
- 小市車不通,引首望其逵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博雞
- 請看貧婦通宵織,身上曾無掛一絲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農(nóng)桑
- 魚鮭市小通蠻遠(yuǎn),雞犬村深見吏生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政和顏令君韻
- 拍岸驚濤通海道,插天峭壁壯侯居。 -- 出自宋·朱詵·畫不如亭
- 湖流一舸通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送歸安丞
- 石扶壞道通高閣,水嚙危沙見古城。 -- 出自元·劉永之·送羅與敬歸西昌
- 不聞奉使通銀漢,空見將軍老玉關(guān)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寄定海故將軍邵公輔
- 玉鏡夜寒通沆瀣,翠屏秋凈倒空青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題東湖青山寺古鼎銘長老鐘秀閣
- 月明遼海通三島,能載飛瓊數(shù)往回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周玄初來鶴詩(洪武己巳)
- 相思無路通。 -- 出自宋·袁正真·長相思·南高峰
- 始知鑄作通神明,入川尚自辟妖精。 -- 出自明·陳束·泗鼎行贈戴水部
- 游戲自來通繪事,安禪久已廢吟詩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重過虞山塔院蘭公話舊
- 邀客種蓮通載酒,尋僧看竹度籃輿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懷拂水故居(聞等慈師已化去)
- 淚珠恰似通宵雨,千里關(guān)河幾處逢。 -- 出自明·段僧奴·缺題
- 一徑湖心通翠微,入山先自著山衣。 -- 出自明·豐越人·至石壁莊
- 虹河之水通淮浦,妾身一死能自許。 -- 出自明·古春蘭公·張節(jié)婦辭
- 萬里弱流通閬苑,一簾疏雨隔瀟湘。 -- 出自明·顧辰·題錢山水仙花
- 分明艮岳通玄圃,想像方壺接祖洲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題宋徽宗仙山樓觀圖
- 窗前度曲通真訣,灶下修丹悟浪燒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弄玉篇
- 花洲源里通仙郭,屟廊山面接平疇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秋日過莊居
- 橫海樓船通楚甸,羽林旌節(jié)渡淮流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北捷應(yīng)制
- 叢臺北向通燕谷,曲渚西流繞薊門。 -- 出自明·金鑾·北河道中
- 貢賦未全通上國,王師近報下西州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秋興
- 十里樓臺通泰畤,五陵花木有平泉。 -- 出自明·黎民表·戴金吾伯常招飲鄭園
- 綠樹三山通御苑,青樓十里帶橫塘。 -- 出自明·李維楨·贈別楊元素
- 一徑寒煙通古戍,幾枝衰柳帶春城。 -- 出自明·李維楨·鄜城春望
- 兩河關(guān)梁通,中原絕紛糾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送李順文
- 七澤三江通甫里,楊柳芙蓉照湖水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過吳門次薩天錫韻
- 一水東來通漢沔,眾山西上接岷峨。 -- 出自明·練子寧·送周望往四川
- 璇霄閣道通天極,仙掌芙蓉正相直。 -- 出自明·梁潛·咸陽懷古
- 上谷風(fēng)塵通大漠,居庸紫翠落層巒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秋日謁陵眺望二首
- 堪笑腐儒通籍晚,艱危心折請纓才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暮春病中述懷二首
- 御溝流出通金水,仙派分來自玉泉。 -- 出自明·林環(huán)·太液晴波
- 硯池想是通渥洼,突然走出白鼻冘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趙松雪畫馬
- 東橋有路通三徑,奈我才非二仲何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和矢庵來韻(二首)
- 何年有路通人神,往與一醉桃花春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洞山(用張之象韻)
- 門前江水通三島,谷口人煙雜四民。 -- 出自明·呂時臣·句章里寄城中諸社長
- 我生自信通仙骨,便欲同乘列子風(fēng)。 -- 出自明·茅大方·再次登南山仰天池韻
- 末士殉榮,通人見超。 -- 出自明·梅守箕·送潘景升北游八首
- 北來黑水通巴蜀,東注三危萬里山。 -- 出自明·木知府·華馬國(巨津州名,昔元世祖駐蹕于此而封)
- 鉤陳天近通三接,奎璧星明共一堂。 -- 出自明·倪岳·孟冬時享齋宿院中和韻答克勤賓之二同年
- 雨添山翠通城染,潮沒堤痕去路疑。 -- 出自明·潘之恒·昆山聽楊生曲有贈
- 大江九道通秦淮,白頭浪蹴桃花漲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秦淮謠送鄭太守歸光州石盤山
- 異方詎能通,遠(yuǎn)道何由縮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冬夜憶清遠(yuǎn)道初二兄
- 風(fēng)嚴(yán)烏榜通菱浦,日落漁炊就荻根。 -- 出自明·阮大鋮·晚坐弘濟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