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須知別有通霄路,不許時人造次行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筆底鍾王通草圣,胸中郊島富唐吟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賀芑書記
- 見聞里許通消息,誰得先生點鐵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理窟之窮通,智機之變弄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個事而窮通,作家不啐啄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妙圓一句,通變諸乘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朝拶出通身汗,方信儂家不惜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阿儂千里通身是,善應無方處處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母陀羅臂通身是,今日逢場便攃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慷慨鼻氣通快,清閒眉棱覺輕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歸來定是通身飯,直下人人識已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慧禪人往上江糴麻米
- 得來妙觸通身眼,凈放光明赤肉團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恭鑒二禪人干浴鑊求頌
- 妙應因緣通處處,圓明個事遍塵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塵上人出丐求頌
- 對緣手眼通身是,應物機輪轉處幽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蒙禪人丐麥求頌
- 長連趺坐通身飯,一飽分明百不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虛禪人發心丐田
- 時時處處通消息,物象都盧入范圍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宗禪人出丐求頌
- 月底路歧通著腳,歸心未穩隔煙霞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四料簡·奪境不奪人
- 截斷言詮,通涂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杖頭自有通方眼,風月一天非等閑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通身是病通身藥,病去依前藥自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對文箋釋通人到,破名舂科作者難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寄晦巖佛光法師
- 可中別有通神處,見說年來分外靈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云谷術士
- 顯三教融通,大法之宗主者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上竺柏庭月法師畫像贊
- 門門有路通京國,三島斜橫海月明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差別道難通,應須識自宗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任善友求頌
- 二千年前,通身是垢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露柱帶神通,燈籠呈丑拙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毛錐子上通消息,爭似亡言絕見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答劉安撫
- 一毛頭上通消息,遍界明明不覆藏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又作偈
- 杖頭縱有通宵路,且共扶持折腳鐺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木人昨夜通消息,南海波斯過大唐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璇·頌古七首
- 葉端灑灑通心露,根畔疏疏引水苔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石上種劍蒲其脊成矣非陶隱居所謂溪蓀者耶
- 青山百里通來往,衰病保曾厭客頻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庚辰冬帥初與正仲約過閬風既而予坐病二友亦
- 開門碧海通諸島,極目青山是別州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登樓
- 故園紅桂通消息,定有新詩一起予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新涼
- 疑有洞天通日月,絕無樵路到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宋咸·陽朔山
- 此橋端的通霄漢,誰與同游訪月宮。 -- 出自宋·宋煜·鐵橋峰
- 前言往行通今古,素節清規壹始終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仆射文莊高公挽辭二首
- 山亭最好通宵賞,微雪相輝映月廊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簽判郡圃早梅
- 穹厚博臨通肸蠁,祖宗嚴祀極專精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恭謝慶成詩十韻
- 歸來欲記通宵景,恍若曾游上帝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林喬年學士
- 昔年叨預通閨籍,曾得紅囊貢茗來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昨日納還公擇詩卷相次復示三篇不獨說茶曲盡
- 幕中閎辨通宵接,馬上新詩頃刻成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李公擇尚書見示出郊奉雩祀馬上口占七言四韻
- 瑠璃萬寶通明殿,珠翠千層罨畫樓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元夕
- 意山脈之通貫兮,仙種同乎一家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越茶
- 劍棧風煙通紫塞,峽天云支帶烏蠻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倦游書事
- 石樓本是通仙路,十里香燈屬梵王。 -- 出自宋·孫直臣·延祥寺
- 鳷鵲余寒通北極,鳳凰斜照落西垂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雨花臺
- 象帝真源通閫域,玄元幽趣達筌蹄。 -- 出自宋·王得益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信哉山澤通一氣,激而行之或可使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洞庭題詠十一首·小湖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