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4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坐對圓通境,陶然勝靜齋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·西園十詠·圓通庵
- 餓艿盈通途,驕兒縱烈爆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林教授龜從
- 山徑至通逵,輿尸交積疊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吊何巖
- 一朝獲通籍,敢恃妍媚姿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題趙別駕委齋詩
- 嫚書揭通衢,著語太辛辣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鄭昂叔和余問盜詩末及山東事弟侄輩又問山東
- 五洞潛通誰縮地,一峰突起解擎天。 -- 出自宋·謝岳甫·大滌洞天留題
- 豈知窮通自有命,我手可斷不書乞。 -- 出自宋·徐端·丙申元日
- 五洞暗通蓬島路,九峰密拱石壇陰。 -- 出自宋·徐玨·游洞宵
- 溪壑有通源,風濤無險朝。 -- 出自宋·許當·小湖
- 貴賤窮通春夢覺,孤山依舊水邊開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贈梅隱術士張尉
- 一水傍通四五池,竹亭茅榭亦相宜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呈楮溪主人
- 豈能皆通說,偶然聊適意。 -- 出自宋·薛仲庚·讀書
- 莫問窮通事,從今付分休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三用韻十首
- 香一線通清曉夢,影千枝寫悄詩魂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詩四聯演成八韻
- 一柱懸通衢,可望不可進。 -- 出自宋·怡然·隔凡柱
- 大道精通元自在,旁門淺陋謾多岐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魏鴻禧敘別二首
- 到曉才通十里冰,頗憐黃帽嘆征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自常熟敲冰行舟半日一夜僅十里
- 三數寺通溪畔路,好尋僧借度時杯。 -- 出自宋·張徽·惠應廟
- 三數寺通溪畔路,好從僧借流時杯。 -- 出自宋·張徽·伏承君儀使郎中寵示佳付謹次嚴韻
- 飛構臨通衢,戶牖結疏綺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擬古
- 水活元通港,荷稀不礙船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樂圃林館(六首)
- 外直中通心獨苦,擬諸君子待如何。 -- 出自宋·趙方·荷沼
- 九天著通籍,保我玉煉顏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湜·敬和九鎖步虛詞·天關鎖
- 郵傳不通音問隔,家人夜夜卜燈花。 -- 出自宋·趙萬年·偶成
- 碧港雖通邑,紅塵不到門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道民金氏居
- 肸鄉潛通,休祥薦應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
- 結駟直通黃石市,連艘橫斷白湖腰。 -- 出自宋·鄭叔僑·熙寧橋
- 施設妙通神,歡謳道相屬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
- 人固有通塞,譽亦隨美丑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曹公
- 一竅才通萬竅通,絲毫不動露真空。 -- 出自宋·周無所住·玄關一竅頌
- 帆過孝通祠,漸是西昌路。 -- 出自元·劉永之·送羅與敬歸西昌
- 路狹僅通人,峰寒不棲鶴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題王長史所畫天平龍門圖
- 柳徑斜通馬,荷叢暗度舟。 -- 出自明·常倫·經海子
- 邈想古通人,反側常宵半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歲暮客居呈弱侯三篇
- 蕭蕭伯通廡,峨峨德公床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張翁茂仁二丈
- 五尺秦通道,單車即瘴炎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
- 參透窮通理,誰言吾道非。 -- 出自明·方登·偶成
- 落日纈通川,紅芳爍羅綺。 -- 出自明·馮夢禎·廿五日曉泛山行歷龍井諸處還孤山湖是日物色
- 葭葦近通門底巷,荊榛遙帶郭西田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寄張可立
- 鳥道正通天上路,羊車直到竹閑窗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天寶宮詞十二首寓感(草堂雅集題云“唐
- 君不見通天洪臺耀日月,未得金莖調絳雪。 -- 出自明·顧夢圭·感事六首
- 君才素通變,豈肯作迂腐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送潘御史克容釋累赴京
- 烽火遙通黑水外,氣運幸值黃河清。 -- 出自明·江以達·奉贈大中丞應臺傅公巡撫陜西
- 白晝燒通衢,胡馬相踐蹂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送李順文
- 宛轉誰通九曲珠,最憐探海夜光枯。 -- 出自明·梁氏·珠
- 新水斜通浴鷺洲,蒼蒼孤嶼鏡中浮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出郭小園二首
- 杞子方通北門管,漢家已拔趙軍旗。 -- 出自明·劉三吾·追挽海清臣全子仁兩尚書
- 井氣上通幹,陽光下容隙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
- 深竇源通海,層巖樹隱天。 -- 出自明·羅頎·游仙詩(二首)
- 積水斜通徑,游絲暗著衣。 -- 出自明·孟洋·暮春后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