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4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涂轍可通行,青云如陟級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陳華文出守當涂同僚餞別分韻得立字
- 未說窮通樂,宜無寵辱驚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清老韻
- 水國車通少,秦人楚薦稀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宣城送進士鄭徽赴舉
- 若說精通事藝長,詞人爭及孝廉郎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贈陳望堯
- 風雨曾通夕,莓苔有眾芳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春殘
- 十問九通離義床,今時登第信非常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人明經及第東歸
- 露坐應通曉,萍居恐隔年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李山人往湘中
- 幽咽疏通處,清泠迸入辰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省試奉詔漲曲江池(以春字為韻時乾符二年)
- 一一照通黃卷字,輕輕化出綠蕪叢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螢
- 幾怪鄧通難免餓,須知夷甫不曾言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詠錢
- 杜預注通三十卷,漢皇枝紹幾千年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送劉常侍
- 隔海城通舶,連河市響樓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韋太尉自坤維除廣陵
- 花徑不通新草合,蘭舟初動曲池平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春雨二首
- 世路窮通前事遠,半生談笑此心違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陳秘監(jiān)歸泉州
- 鳥道微通處,煙霞鎖百層。 -- 出自唐·韓昭·和題劍門
- 運思潛通造化工,揮毫定得神仙訣。 -- 出自唐·徐光溥·題黃居寀秋山圖
- 朝客漸通書信少,釣舟頻引夢魂多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三首
- 朝客漸通書信少,釣舟頻引夢魂多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
- 三閣相通綺宴開,數千朱翠繞周回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陳·三閣
- 翠色高通蘇郡內,滿城清雅絕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李韶·游虎丘
- 靜鼓三通齒,頻湯一味參。 -- 出自唐·張鴻·贈喬尊師
- 禪門有通隱,喧寂共忘機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自大林與韓明府歸郭中精舍
- 險極山通蜀,平多地入秦。 -- 出自唐·玄寶·路
- 接岸橋通何處路,倚欄人是阿誰家。 -- 出自唐·知業(yè)·句
- 至人順通塞,委命固無疵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要醉上通明,傳取鈞天譜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載楊柳
- 二洛遄通晉,三韓復入遼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
- 馳驟神通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(xiāng)子·萍梗涉天隅
- 變態(tài)神通,物外證金仙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歌子·洞鎖猿馴靜
- 揮霍神通,無礙傲真空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歌子·氣射秋光冷
- 消息玄通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采桑子·志樞動靜勤朝暮
- 究竟圓通,不離不即,堂堂恢廓體然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·貌幽玄
- 放圣變、通天徹地,珠顯露摩尼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·體希夷
- 豁落圓通精三昧,懷珍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定風波·悟結清涼浩劫因
- 神變靈通歸物物,清涼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(xiāng)子 水火升降因土
- 特昧玄通,道眼被塵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江梅引 神邪
- 龜息玄通無間,得澄湛子母,團圓交結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江神子慢 真坐
- 坦蕩融通,杳冥豁爽,澄澄一混體無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 大圓覺海
- 無礙混通三際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雙雙燕·循環(huán)日月
- 頻做作,通瓊路,顯現嘉祥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·問修行
- 漸入亨通,方識甘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要飲香津
- 為甚得通三一法,都緣悟徹五千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蓬萊·能下手
- 從此復通他,當初至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王更令
- 戲金蓮,通揖讓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 滕奇放龜
- 驅四象、通推七返,用千朝、練成文武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鶯啼序
- 明焰里通顛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拋*樂
- 道德清通明法海,萬光澄現九天高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定風波·癸戶云封運卦爻卦
- 達理妙通天,四相泯、無憂無喜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驀山溪·七旬相近
- 命住性通天,有自然、無窮降耀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驀山溪·人間萬事
- 貫泥丸,通肘后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行香子 行化